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天津市南开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7-07-31 浏览次数:303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卡文迪许为经典力学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B . 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 . 伽利略认为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都处于静止状态
  • 2. 下列选项中物理量均为标量的是(   )

    A . 路程、时间、功率 B . 力、功、动能 C . 位移、速度、机械能 D . 加速度、角速度、重力势能
  • 3. 在长为50m的标准游泳池举行100m的游泳比赛,参赛运动员从出发至比赛终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 0m,50m B . 50m,100m C . 100m,50m D . 0m,100m
  • 4.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 . 运动的汽车具有惯性,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C . 向东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乘客会向东倾倒 D . 匀速前进的火车上,原地起跳的乘客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 5.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   )

    A . 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B . 与末速度方向相同 C . 与运动方向相同 D . 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6. 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下列物理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 . m/s B . N C . m D . J
  • 7. 地球的半径为R,某地球卫星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为F,则该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约6R的轨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约为(   )

    A . 6F B . 7F C . F D . F
  • 8.

    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0﹣1s内的位移是1m B . 0﹣2s内的位移是2m C . 0﹣1s内的加速度为零 D . 1﹣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 9.

    如图所示,手握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 . 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 . 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D . 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 10.

    如图所示,在孩子与爸爸“掰手腕”的游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爸爸“掰倒”孩子时,爸爸对孩子的力大于孩子对爸爸的力 B . 爸爸“掰倒”孩子时,爸爸对孩子的力等于孩子对爸爸的力 C . 孩子“掰倒”爸爸时,孩子对爸爸的力大于爸爸对孩子的力 D . 孩子“掰倒”爸爸时,孩子对爸爸的力小于爸爸对孩子的力
  • 11. 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当体重计示数增大时,可能的原因是(   )

    A . 电梯匀速上升 B . 电梯匀减速上升 C . 电梯匀减速下降 D . 电梯匀加速下降
  • 12. (2017高一下·邯郸期中)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在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F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了一段相同的位移s,两种情况下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Wb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Wa=Wb B . Wa=﹣Wb C . Wa>Wb D . Wa<Wb
  • 13. 我国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飞船的质量为m,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   )

    A . 飞船在此轨道上的运行速率为 B .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 C .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2π D .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所受的向心力为
  • 14.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沿甲、乙两个光滑滑梯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底端,在此过程中(   )

    A . 重力做功不同 B . 机械能不守恒 C . 动能的增加量不同 D . 重力势能减少量相同
  • 15.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1s后物体着地,g取=10m/s2 , 则该物体落地时重力的平均功率是(   )

    A . 25W B . 50W C . 75W D . 100W
  • 16.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可视为质点)放在圆盘上,到圆心的距离之比是3:2,圆盘绕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物体相对圆盘静止.则A、B两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比为(   )

    A . 1:1 B . 3:2 C . 2:3 D . 4:9
  • 17. 某一时刻,一物体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8m/s和6m/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A . 2m/s B . 6m/s C . 10m/s D . 14m/s
  • 18. 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 .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永不枯竭 D . 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能量不守恒
  • 19. 将一小球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1s小球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关于这段时间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着地速度是10m/s B . 小球竖直方向的位移是10m C . 小球着地速度是5m/s D . 小球水平方向位移是5m
  • 20.

    如图所示,一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AB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轨道,上端A离地面的高度为H,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处由静止滑下,落到地面上C点,若以轨道下端B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mgH B . 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为0 C . 小球在C的机械能为mgR D . 小球在C点的动能为mg(H﹣R)
二、<b >实验题</b>
  • 2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调整木板的倾角使小车不能连接橡皮筋时恰能在木板上匀速下滑,探后第一、三次分别用一条、三条相同的橡皮筋做实验,且两次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若第一次实验中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则第三次实验中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由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2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1. (1)

      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中情景如照片所示,其中操作最规范的是

    2. (2)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 实验选用的重锤质量为0.5kg,从所打纸带中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此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 mm.拖纸带连续的点A、B、C、D至第1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则重锤从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减少 J.重锤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 m/s,其动能增加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b >综合题</b>
  • 23.

    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g=10m/s2

    1. (1) 现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保持静止,求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 (2) 若撤去拉力F,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大?2s后物体下滑的位移为多少?(斜面足够大)

  • 2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R=0.5m的竖直光滑圆弧上方.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以v0= m/s的速度从距地面高度h=0.45m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A飞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圆弧轨道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滑入轨道.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g=10m/s2 , 求:

    1. (1) 圆弧BC段所对的圆心角θ;

    2. (2) 小球滑到C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

    3. (3) 判断小球是否能够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点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