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

更新时间:2015-09-24 浏览次数:777 类型:同步测试
一、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题
  • 1. 国际联盟建立后美国并没有参加,这是由于(   )
    A . 美国不同意建立这个组织 B . 这个组织没有国际性 C . 美国国会不批准 D . 美国未能掌握这个组织的领导权
  • 2. 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
    A . 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B . 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以缓和 C . 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 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 3. 国际联盟的实质是(   )
    A . 制裁侵略的机构 B . 维护和平的机构 C . 被美国控制的机构 D . 资本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机构
  • 4. 一战后,英美在下列问题上态度不一致的是 ( )

    A . 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B . 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问题 C . 德国延期赔款问题 D . 国联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 5. 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A .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 . 围绕如何处理德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争论不休 C . 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 . 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 6.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际联盟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

    A . 国际联盟 B . 联合国 C . 世贸组织 D . 七十七国集团
  • 8. 下图所示位置是哪一个国际性机构的总部所在地(  )

    A . 联合国 B . 国际联盟 C . 北约组织 D . 欧洲联盟
  • 9. 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   )

    A . 都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结果 B . 都是帝国主义宰割殖民地的结果 C . 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D . 都扶持建立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
  • 10. 下列现象或事件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有( )

    ①德国从要求修改到不履行直到撕毁《凡尔赛和约》 ②新兴国家的新的民族矛盾 ③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④列强对霸权的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国际联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包括(  )

    ①建立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没有消除国际矛盾 ②一开始就没有包括某些大国在内,始终缺乏一个世界性组织所要求的普遍性 ③决议的通过以一致表决为原则,其活动缺乏灵活性 ④长期被大国所操纵,难以发挥世界组织所应有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2. 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④严厉制裁德国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
  •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的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 )

    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④总统没有与外国缔结条约的权力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下列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四国条约》 C . 《九国公约》 D .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 15. 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A . 如何处置战败的德 B . 解决协约内部的矛盾 C . 限制军备竞赛 D . 建立欧洲新秩序
  • 16.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A . 日本攫取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B .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 . 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区15年 D . 规定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
  • 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 . 战后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 .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 .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 . 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 18.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 . 彻底消除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B . 缓和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C . 暂时协调了主要列强之间的矛盾 D . 英法矛盾成为列强之间主要矛盾
  • 19.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处理好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 . 美国和日本 B . 英国和德国 C . 德国和法国 D . 美国和德国
  • 20. 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 . 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 .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 . 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 21.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 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 是最终将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走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 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承认,如果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 的法律义务。   

    请回答:   

    1. (1) 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者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 (2) 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   
    3. (3) 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 22.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 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 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会议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材料三: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是哪两次会议上决定的内容?
    2. (2) 材料二是哪部条约的内容?
    3. (3) 根据上述材料,哪个国家受到伤害?
    4. (4)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大国是如何处理国际关系的?
    5. (5) 结合材料和上述问题,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 24. 主题:关注现代国际关系
    材料一,(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归还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大量战争赔款。

    《凡尔赛和约》内容

    材料二,战后,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与对立,并划分势力范围,分而治之;......都推行强权政治,支配国际事务;建立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同盟,进行军备竞赛......极大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引自高恒《对战后两极格局下国际秩序的历史评价》

    材料三,1971年7月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的国家,但我们面临这样一种局面,有几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材料四,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元上升至1999年的2.06万元, 欧盟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元。 《世界经济史》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1) 根据材料一,从表面上看,《凡尔赛和约》中能体现“公正与公平”的内容是那条?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及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担心的挑战力量来自哪里?这些挑战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成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当,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

    材 料二 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 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这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2. (2) 人们对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