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05 浏览次数:569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扔纸团”是深受大众青睐的手机小游戏.如图所示,游戏时,游戏者滑动屏幕将纸团从P点以速度v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废纸篓,纸团恰好沿纸篓的上边沿入篓并直接打在纸篓的底角.若要让纸团进入纸篓中并直接击中篓底正中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 在P点将纸团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B . 在P点将纸团以大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C . 在P点正上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D . 在P点正下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大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
  • 2.

    人字梯(也称A型梯),因其使用时梯杆及地面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看起来像一个“人”字,因而得名(如图甲).图乙是可升降人字梯简化的正视图,每根梯杆由两部分组成,类似拉杆箱的拉杆可长短伸缩.梯杆的顶端有轴将两侧梯杆连在一起,使两侧梯杆可绕O转动.为了安全,梯杆的下端PQ两点用长度一定的安全拉绳固定,拉直时安全绳水平.设水平地面光滑,不考虑梯子自身的重量,当质量一定的人站在梯顶时,由于需要将人字梯的升降杆拉出使其升高,则升高后和升高前相比(   )

    A . 梯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 . 梯子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 . 人对左侧梯杆的压力增大 D . 安全绳的张力减小
  • 3.

    如图,一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为r,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水平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圈通过滑环与定电阻R及理想电流表团合回路.已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U,从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则(   )

    A . R两端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R= Usinωt B . 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 C . 的时间内,穿过线圈平面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 D . 若ω=100πrad/s,通过R的电流表每秒钟方向改变50次
  • 4.

    如图所示,MN为很大的不带电薄金属板(可认为无限大),金属板接地.在金属板的左侧距离为2d的位置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的电场.过Q作MN的垂线,P为垂线段的中点,已知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 , 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点激发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


    A . E=E0 B . E= C . E= D . E=0
  • 5.

    如图,长木板C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A、B、C的质量mA=mC=m,mB=2m,A、B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物块上,当F由0逐渐增大时(   )


    A . 当F=μmg时,A与C开始相对滑动 B . 当F=2μmg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C . 一直增大F,B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D . 无论F多大,B和C总保持相对静止
  • 6. 2016年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已经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天宫一号正常运行时,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终止服务后,在圆满轨道上的某点P采取措施,使轨道降低,之后在稀薄气体阻力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天宫一号的习行轨道将在数月内缓慢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忽略天宫一号在轨正常运行时的气体阻力,则(   )

    A . 天宫一号在轨正常运行时的速度大小为 B . 终止服务后,在P点应增大天宫一号的速度,使其轨道降低 C . 下降过程中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天宫一号的动能会减小 D . 下降过程中即使不干预,天宫一号的动能也会增加
  • 7.

    如图甲所示,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线中通有图乙所示的电流i(沿NM方向为正).与R组成闭合电路的导线框ABCD同直导线处在同一水平面内,AB边平行于直导线,则(   )

    A . 0~t0时间内,流过R的电流方向为C→R→D B . t0~2t0时间内,流过R的电流方向为C→R→D C . 0~t0时间内,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 t0~2t0时间内与2t0~3t0时间内,导线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均向右
  • 8.

    从2016年1月开始,太原市启动出租车更换工作,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和智能充电桩成为新的标配.已知该型号汽车满载时整车质量为2.0×103kg,电池容量为90kW•h,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η=80%,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05倍.若此电动汽车沿直线运动,速度从5m/s提升到20m/s需要25s,此过程中电动汽车获得的机械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两段均为直线).设电池可以完全放电,不考虑其他因素,取g=10m/s2 , 则该汽车( )

    A . 在0~5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5s~25s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 . 在0~25s内行驶的路程为337.5m C . 保持25s时的机械功率不变,其最大速度为30m/s D . 最大续航里程约为2.6×102km
二、<b >非选择题</b>
  • 9.

    某同学将一个量程为2mA,内阻为100.0Ω的毫安表 改装成多用电表,使其电流表和电压表具有20mA和3V的量程,以及能够测量电阻的欧姆表,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1.50V,内阻r=0.15Ω,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用此多用电表测量10mA的电流,应将S置于位置(选填“1”、“2”或“3”);

    2. (2) 多用电表中R3的阻值为Ω;

    3. (3) 若用此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Rx的阻值,将S置于正确位置后短接AB两表笔,正确进行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此时毫安表指针指在1mA位置,则Rx=Ω.

    4. (4) 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该是(填“A”或“B”).

  • 10.

    冲击摆为一个右端开口、底面水平的小铁盒,可绕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内部放有一直径略小于铁盒边长的小球Q.竖直刻度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其上O的正下方安装有一挡板K,它能阻挡铁盒的运动但不影响Q的运动.在地面上,将一块附上复写纸和白纸的木板竖直立于小球抛出点的正前方,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该冲击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冲击摆拉到P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铁盒被K挡住,小球水平飞撞在木板上留有痕迹A;

    ②将木板向右移动x,再让摆从P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留下痕迹B;

    ③将木板向右再移动距离x,同样让摆从P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留下痕迹C;

    ④测出AB间距为y1 , AC间距离为y2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m/s2).完成下列填空:

    1. (1)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v=(用题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 (2) 某次实验中测得x=10.0cm,y1=2.10cm,y2=8.40cm,则摆动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增加量为△Ek=J;

    3. (3) 本次实验中在刻度板上读出P点到K小球下降的高度h=12.8cm,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J;

    4. (4) 比较(2)、(3)中△Ek和|△Ep|的值,发现△Ek和|△Ep|并不相等,造成这一结果的具体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11.

    趣味运动会上有一个项目是在传送带上完成的.如图,A为传送带的左端点,B为右端点,P的正上方天花板上悬挂一个气球,AB间传送带的长度L=31m,P与A的距离L1=9m,传送带以v0=1m/s的恒定速率向左运动.比赛中,挑战者(视为质点)在A点相对地面静止,听到硝声后开始以a1=2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到P,在刺破气球时不慎跌倒,经△t=2s爬起,然后又以a2=1m/s2的加速度,在传送带上匀加速到B点.假设从摔倒至爬起的过程中挑战者与传送带始终相对静止,不计刺破气球的时间,求挑战者从A到达B所需的时间.

  • 12.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有a(4cm,3cm)、b(0,8cm)两点,匀强磁场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电荷量为e=1.6×1019C、质量为m=9×1031kg的电子,以v0=1.6×106m/s的速度从原点O沿x轴正方向入射,不计电子重力,取sin37°=0.6.


    1. (1) 已知电子能通过a,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 (2) 适当改变磁感应强度,再加入平行xOy平面的匀强电场,使得电子可先后经过a、b两点,动能分别为在O点动能的4倍和5倍,求电场强度.

三、<b >选修题</b>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的同量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B .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C .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D .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依据是油膜呈单分子层分布且将分子视为球形 E . 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的物质所含分子数为 NA
  • 14.

    如图为测量粉末状矿物密度的装置,其中A、B、C是一个玻璃容器,D是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BD间用软管连接,内部灌有水银.测量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阀门K1使管AB及罩C与大气相通,上下移动D使AB管中的水银面在1位置;

    ②关闭K,缓慢上提D,使水银面到达2位置,记下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h1=12.5cm;

    ③打开K,使水银面重新回到1位置,将m=400g的某种矿物放入C中,关闭K;

    ④缓慢上提D,使水银面重新达到2位置,此时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h2=37.5cm.

    已知罩C和管AB中2位置以上部分的总体积为v0=1000cm3 , 不考虑环境温度及大气压强的变化,求该矿物的密度.

  • 15.

    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幅A=2cm,周期T=1.2×102s.t=0时,相距5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 cm,但振动方向相反,其中a沿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102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B . 当质点b的位移为+2cm时,质点a的位移为﹣2cm C . 质点a和质点b的速度在某一时刻可能相同 D . 这列波的波长可能为 m E . 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0.6m/s
  • 16.

    将长为l的玻璃圆柱体沿轴剖开后得到一块半圆柱体,其截面的正视图如图所示,MNPQ为其底面(PQ图中未画出),MN为直径.已知半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玻璃的折射率n= .一束与MNPQ所在平面成45°且垂直于轴的平行光束射到半圆柱面上,经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PQ面射出,忽略经多次反射到达MNPQ面的光线,求MNPQ透光部分的面积.

  • 17. 下列对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B . 光电效应显示光的粒子性 C . 光的波动性是光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D .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物征谱线是因为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E . 用光照射晶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光子动量减小,波长减小
  • 18. 质量mA=1.0kg的小球A由空中自由下落,下落t=0.5s时,在它此刻正下方△h=1m的另一质量mB=4.0kg的小球B恰好开始自由下落,且B球下落点距地面高度h=1.2m.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已知两球碰撞前后始终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碰撞时机械能无损失,求B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时间.(g=10m/s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