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平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10-19 浏览次数:2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古丝绸之路传播了我国的文明和科技。下列我国的发明和技术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煮海为盐    B . 侯氏制碱法    用黏土烧制陶瓷 C . 造纸    用胆矾湿法炼铜    D . 纺纱织布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 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C . 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 3.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
    A . 体积变大    B . 间隔增大    C . 质量增大    D . 个数增多
  • 4. 黔江水是桂平市城区的重要自来水水源之一,将黔江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
    A . 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 . 投药杀菌消毒 C . 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D . 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 5.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读出液体体积 C . 检查气密性    D . 移走蒸发皿
  • 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用白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 夜晚发现液化气泄露应立即开灯检查 C . 补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D . 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旁放一盆水
  • 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9.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硝酸铵(NH4NO3)    B . 碳酸氢钾(KHCO3)    C . 尿素[CO(NH2)2]    D .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 10. (2017·无锡模拟) 根据下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 . 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D .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 11.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 . CO2(CO):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并干燥 B .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 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 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12.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 和X,则X可能是(   )
    A . OH-    B . CO32-    C . Cl-    D . Na+
  • 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 .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 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就是碱 C .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和玻璃都是有机合成的材料 D . 将 Zn 和 Ag 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可以比较 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
  • 1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 . 表示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C . 向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中加入金属 D . 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符号及数字填空:
    1. (1) 2个氮原子:;  
    2. (2)
    3. (3) 氢氧根离子:
    4. (4)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 16.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 (2)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放电时可将转化为电能。
    3. (3) 今年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精彩亮相南海阅兵。辽宁舰大量使用了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更
    4. (4) 使用脱硫煤能减少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
    5. (5)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 (6) 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完成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 2NaClO2 = 2ClO2 + ,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 17.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 ℃时,将25 g丙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 (2) t2 ℃ 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
    3. (3)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4. (4) 将100 g 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g 水。
  • 18.                  
    1. (1)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 (2) 如下图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学习了《海水“制碱”》一课后,同学们模拟“侯氏制碱法”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1. (1) 【模拟实验】验证侯氏制碱法能获得纯碱

      步骤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与结论



      先从a管通入(填 “CO2”或“NH3”),一段时间后,再从b管通入(填“CO2”或“NH3”),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可吸收过量的氨气,以免挥发到空气中。




      充分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口有水珠,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步骤1析出的固体是碳酸氢钠


      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

      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

      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反思】

      同学们认为步骤3的实验还不足以得出“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的结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3. (3) 也有同学认为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 于是又设计了以下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制得的纯碱中含有氯化钠

三、推断题
  • 20.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C是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副产品,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E的化学式
    2. (2) C在生活中的用途是
    3. (3) 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4. (4) B在物质分类上属于;上述反应中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 (5) 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四、实验题
  • 2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

    1. (1) 写出所指仪器名称:a,b
    2. (2)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选用B比选用A的突出优点是。用装置D制取并收集CO2 , 请在虚框内补全导管
    3. (3) 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发生装置为(填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计算题
  • 22. 在一烧杯中盛有2.4g金属镁,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 (1) 完全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为g;
    2. (2)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