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06 浏览次数:9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2016八上·莆田期中) 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    )

    A . 香港岛 B . 辽东半岛 C . 台湾岛 D . 澎湖列岛
  • 2.

    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A . 日本侵略军 B . 英法联军 C . 沙俄侵略军 D . 八国联军
  •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俄《北京条约》 D . 中日《马关条约》
  • 4. 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与“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5. 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6. 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 开办新式学堂 C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 训练新式军队
  • 7. 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 . 推翻了清王朝 C .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 促进民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8. 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    )

    A . 李大钊 B . 陈独秀 C . 李鸿章 D . 胡适
  • 9.

    如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

    A .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 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 10. 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   )

    A . 新文化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重庆谈判
  • 11. 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

    A .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 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2.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创作的背景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南京沦陷
  • 13.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重庆谈判
  • 14.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 . 广州 B . 长沙 C . 武汉 D . 上海
  • 15.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

    A .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 .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 .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D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6. 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你认为以下最有力的证据应该是(    )

    A .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 . 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 .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 . 日本的官方言论
  • 17.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这就是历史上的(    )

    A . 新文化运动 B . 戊戌维新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大跃进”时期
  • 18.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布战役预备命令:“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之后,八路军开展的“较大胜利的胜利”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挺进大别山 D . 百团大战
  • 19.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 签署了《双十协定》
  • 20.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是(    )

    A . 孟良崮战役开始 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开始 D . 渡江战役开始
  • 2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了无数胜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四渡赤水 B . 百团大战 C . 辽沈战役 D . 上甘岭战役
  • 22. 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是在(    )

    A . 甲午战争后 B . “一战”期间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23.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并获金质奖章。为该荣誉做出的科学家是(   )

    A . 詹天佑 B . 侯德榜 C . 邓稼先 D . 张謇
  • 24.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 . 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C . 1912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D . 1913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 25. 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A .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 . 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 . 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 . 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二、<b >综合题</b>
  • 26.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在远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了攸关生死的转折性会议?

    3. (3) 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战役的辉煌战果?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

    4. (4)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的胜利,你有何感想?

  • 27.

    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面的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间轴一:

    时间轴二:


    请回答:

    1. (1)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请按顺序分别写出与“时间轴一”上的四个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的名称。

    2.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上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并指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

    3. (3)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时期(写出起止年份),并说明这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

    4. (4)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以上史实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