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4-29 浏览次数:1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8七下·苏州期中) 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下图中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    )

    A . B . C . D .
  • 2. (2018七下·南宁期中)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影视剧,主人公及其功绩相符的一组是(    )
    A . 《秦始皇》嬴政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 B . 《汉武大帝》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C . 《贞观长歌》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 D . 《康熙王朝》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维护领土完整
  • 3. (2017七下·东台月考)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 . 交通运输 B . 纸张印刷 C . 农业生产 D . 陶器制作
  • 4. (2016七下·临沭期中)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鉴真把唐朝文化带到了哪里?(   )

    A . 新罗 B . 天竺 C . 日本 D . 大秦
  • 5. (2016七下·甘谷期中) 人称伟大的“诗圣”杜甫的诗为“诗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这首诗描绘的是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唐朝的全盛景象(  )

    A . 唐太宗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前期 D . 唐玄宗后期
  • 6. (2016七下·平山期中)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7.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要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铁木真被推为各部共同的大汗 B . 蒙古军队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C . 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 . 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 8. 一位原居住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的英雄首领,1115年建立了金政权,他是(     )

    A . 阿保机 B . 元昊 C . 阿骨打 D . 赵构
  • 9. (2016七下·成都期中)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如果要你为该展厅取名字的话,最合适的应该是(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国家大统一 D . 宋代民族融合
  • 10.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政权(      )

    A . 契丹、党项族 B . 蒙古族、满族 C . 藏族、回族 D . 汉族、维吾尔族
  • 1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 . 努尔哈赤 B . 皇太极 C . 顺治帝 D . 雍正帝
  • 12.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主题应是(    )
    A .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 专制集权的加强
  • 13. “岳家军”和“戚家军”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 . 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B . 军队斗争都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C . 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D . 都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军队
  • 14. (2018七下·井陉矿开学考)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
    A . 鉴真东渡 B . 玄奘西游 C . 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 . 郑和下西洋
  • 15. 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其总长度为(  )

    A . 6000余里 B . 8000余里 C . 10000里 D . 12000余里
  • 16. 明清两朝的皇帝住在(  )

    A . 京城 B . 皇城 C . 紫禁城 D . 外城
  • 17. 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
    A . 笼络人才 B . 选拔官吏 C . 加强君主集权 D . 稳定社会秩序
  • 18. 议政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是在(    )
    A . 雍正帝时 B . 努尔哈赤时 C . 皇太极时 D . 顺治帝时
  • 19. (2018七下·叠彩期末) 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

    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②汉武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③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④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0.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 封渤海郡王 B . 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实行改土归流
二、<b >简答题</b>
三、<b >综合题</b>
  • 23. (2018七下·南宁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共同原因是什么?请各举一例史实。
    2. (2) 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 (3) 材料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 (1) 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这一时期三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2. (2) 材料一所说的“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宋朝还向哪些政权纳过“岁币”
    3. (3) 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战役是哪次?
    4. (4) 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2:“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回答:

    1. (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 (2) 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 (3) 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