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单元解放战争单...

更新时间:2018-12-06 浏览次数:149 类型:单元试卷
一、<b>单选题</b><b></b>
  • 1.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
    A . 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 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 . 国共合作,抗击日本 D . 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 2. 下列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3.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
  • 4. 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
    A . 《论统一战线》 B . 《论解放区战场》 C . 《双十协定》 D . 《论联合政府》
二、<b>材料分析题</b><b></b>
  • 5.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某校几名学生将作为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南京近代百年的历史,为此他们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南京历史的探寻之旅。
    1. (1) 第一站:聆听静海寺钟声

      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光明日报》

      “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2. (2) 第二站:追寻革命足迹

      材料二:

      依据材料二,分析人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原因。

    3. (3) 第三站:探访总统府

      当你在总统府看到以上两画面时想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 (4)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中国在那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5) 请举一例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史实反驳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 6. 读图,回答问题

    这幅图反映了毛泽东到哪参加什么谈判?

  • 7. 阅读下列材料: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请回答:

    1. (1) 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 (2) 文中的“陪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 (3) 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面对这种形式,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 (1) 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 (2) 面对材料一的情况,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4. (4)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何时开始的?
    5. (5) 此一役的结局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