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贺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8-08-30 浏览次数:443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沿(sù)     静(mì)     卷(zhì)    素绿潭(tuān) B . 责(jié)    俯(kàn)    黑(yǒu)    谷忘返(kuī) C . (zhì)    厚(chún)   红(yīn)    不入事(shěng) D . 怅(chóu)   风(mǐ)     古(ɡèn)    断垣壁(tuí)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茸毛  堕落  诉讼  各得奇所 B . 戎机  停泊  怜悯  憨态可掬 C . 取谛  蔚然  塑造  磕磕绊绊 D . 恻隐  凌乱  娴熟  责无旁袋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经过几年高速的发展,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 老张喜欢收藏古董,房间里摆得到处都是,简直是汗牛充栋 C . 中国维和警察牺牲的消息传回,许多网友不能自已 , 纷纷发帖表示哀悼。 D . 先生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 B . 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 C . 这家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 D . 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 . ②④③①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①③
  •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课文《苏州园林》《济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 B . 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C .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D . 《〈孟子〉二章》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二、现代文阅读(一)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立志须趁早

    赵九如

        ①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②“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③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④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⑥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⑦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2017年08月25日04版《人民日报》)

    1. (1) 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 人生须立志。 B . 人生立志须趁早。 C . 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 D . 人生应该立怎么样的志。
    2. (2) 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实论据。 B .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C . 第③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D . 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 (3)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①②段提出问题,第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第⑥⑦段是解决问题。 B . 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 C . 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引用名言,运用排比句式,告诉我们要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丰富的情感更加真挚细腻。 D . 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不容易迷航。
三、古诗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 , 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志:记。②③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④占:占卜。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1. (1)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醉翁之不在酒     意:情趣 B . 佳木而繁阴       秀:草木茂盛 C . 以为忧         方:刚才 D . 甲子又           雨:下雨
    2. (2) 下列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四时景不同      雨麦于岐山 B . 不知人之乐      凿池其南 C . 醉能同乐        真无马耶(《马说》) D . 为休息之所      不物喜,不以己悲
    3. (3) 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 B . 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 C . 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 D .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4. (4)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官吏相与庆于庭。

    5. (5) 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1) 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和“”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2. (2) 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四、诗文默写
  • 10. 按要求填空。                                                                     
    1. (1) 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
    2. (2) 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3) 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4)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5)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6. (6) 杜牧《赤壁》中的两句,以小见大,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
    7. (7) 古诗词中有不少咏月的句子,请你写出连贯的两句。
五、综合性学习
  • 11. 名著阅读。                                      
    1. (1)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以上文字选自回忆性散文集《》(作品名)。

    2. (2) 他吻了她,喉咙里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却装出很有信心能找到搜寻的人或者找到出洞的路的样子,然后,他手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

      这段话描写的他是,出自作品《》。

  • 12. 实践活动
    贺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铺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把以下句子工整、准确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我运动,我健康

    2. (2) 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边表格是调查情况,请你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3. (3) 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六、现代文阅读(二)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謝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

    1. (1) 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母亲让儿子拉煤→→拉煤遇坡老师主动帮忙→

    2. (2) 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②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3. (3) 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
    4. (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
    5. (5) 生活中,你也曾得到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请写出你的一次经历。(提示:不能抄选文语句,字数不超过75字)
七、写作
  • 14.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请以“幸福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最_______的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600字,严禁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