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2017-2018学年...

更新时间:2018-08-24 浏览次数:28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者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有吸附性—化学性质    B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物理变化 C . 氮气用作保护气—化学性质    D . 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物理性质
  • 2.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 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相同的白纸 D . 测定溶液的pH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3. 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   )
    A . 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B . 铝制品在空气中形成保护膜 C . 烧碱在空气中潮解    D . 氢氧化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
  • 4.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B .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 . 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过量的稀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B .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 . 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D . 硝酸钾属于钾肥
  • 6. 硼氢化钠(NaBH4 , 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2个氢分子    B . 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 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 . Na、B、H的质量比为1:1:4
  • 7.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B .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8. (2017九下·凉州期中) 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步行代车 B . 循环使用教科书 C . 出门随手关灯 D . 乱砍滥伐森林
  • 9. 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C . 溶液都是无色的    D .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 10. 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 用大量的甜蜜素制作果冻,更加可口 B .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 C . 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 D . 为了节俭,霉变的食物高温加热后食用
  • 11. 下列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A . 可用食醋浸泡的方法制作“无壳鸡蛋”    B . 在铁桶中配制波尔多液 C . 可用纯碱制作玻璃    D . 用浓硫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 12. 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得到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食醋

    pH

      10.2

    8.5

       5.8

    2.4

    A . 牙膏显碱性 B . 西瓜汁的酸性比食醋的酸性强 C . 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D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过多的食醋
  • 13. 下列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某固体物质在常温下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是一种金属单质 B . 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不复燃,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 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0,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D . 碱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 14.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物质的俗名

    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过氧化氢的俗名--双氧水

    CH3COOH----酸

    CaO-----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活性炭有吸附性

    涤纶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纯碱-------加食醋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A . CaCl2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 NaCl固体(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 Fe粉(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 NaOH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16.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 C .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 . 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
二、填空题
  •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 (2) 硝酸铵中的阳离子    
    3. (3) 2个亚铁离子
    4. (4) 最常用的溶剂    
    5. (5)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
  • 18. 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1) 冬天取暖用的暖气片有铸铁材料、铜铝材料等多种.这主要利用了金属的性.
    2. (2) 自行车的构件有:橡胶轮胎、铁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 (3) 铁制品容易生锈,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要验证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可以用铁、银、
  • 19. (2018·覃塘模拟)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序号,下同).
    2. (2) 若要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 (3) 将t3℃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4. (4) t2℃时,a和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 20.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已知二者反应的原理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相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3) 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21. 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1. (1) 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D、水果

    2. (2) 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元素的食品。(填写化学符号)
  •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溶液配制实验的探究.
    1. (1) 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为、蒸发,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用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得所需质量的氯化钠并转移到烧杯中.③量取: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在量取水的过程中,如果仰视读数,则配制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

      ④溶解:用搅拌,作用是

  • 23.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

    23

    3

    X

    51

    1. (1) x=
    2. (2) 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四、实验题
  • 24. 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打开止水夹a和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向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有同学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即可。
    4. (4) 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某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他-(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
  • 25. 欲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3.25g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加入50g14.6%的盐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 (1)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 (2)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