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8-08-10 浏览次数:297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胆矾研碎    C . 食物腐败    D . 干冰升华
  • 2. (2015九上·谷城月考)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3. 下列化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Ca(H2 PO4)2    B . (NH4)2HPO4    C . CO(NH2)2    D . K2SO4
  • 4. 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 . 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 . 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 .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5. 下列列含氮的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 3价的是( )
    A . N2    B . NH3    C . NaNO2    D . HNO3
  • 6.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侧溶液pH B . 过滤    C . 稀释浓硫酸    D . 量取9.3mL液体
  • 7.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 ,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尼古丁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 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 C . 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 8. 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 + 2H2O2=Sb2O5 + 2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 . H3SbO4    B . SbO3    C . SbO2    D . Sb2O3
  • 9. 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乙、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丙产生气泡较快,甲、丁无现象;再将甲投入丁的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序为( )
    A . 甲>乙>丙>丁    B . 丙>乙>甲>丁    C . 丙>乙>丁>甲    D . 丁>甲>乙>丙
  • 10.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梳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描述实验现象

    B.实验安全

    ①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100mL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③二气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实验室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③向燃然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节约实验时间

    C.化学与生活

    D.认识物质俗名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坏血病

    ②洗涤剂除油污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③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

    ①碳酸钠—苏打

    ②氢氧化钙一消石灰

    ③氢氧化钠一火碱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则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 C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D . 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 12. 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B . 乙物质为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    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适量镁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4.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氧原子
    2. (2) 铵根离子
    3. (3) 2个甲烷分子
    4. (4) 标出硝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15. 如图为A、B、C、D、E五种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 (1) A,B,C,D,E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
    2. (2) E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3. (3) 由A元素和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三、简答题
  • 16.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软水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活性炭在净水中起到吸附作用   

      D.自来水厂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可将泉水变成纯净水

    2. (2) 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②要将t2℃时X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等。

      ③将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17.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业上常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据统计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四、推断题
  • 18. A一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生成D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科学探究题
  • 19. 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管A中的现象是
    2. (2) 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甲同学把反应后的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I    NaCl

      猜想I I   NaCl和CaCl2

      猜想Ⅲ  NaCl 和Na2CO3

      猜想IV:NaCl 、CaCl2 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IV定不成立,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ⅱ.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有气泡产生

六、实验题
  •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3. (3)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用E装置来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4. (4) 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2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 (1) 实验一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 (2) 实验二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g,某同学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实验三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七、计算题
  • 22. 为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将100g该废水与50g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沉淀。请计算这一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