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22 浏览次数:6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面文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数年别离,回到偏僻的家乡。家乡已旧貌换新颜,绿树多了,房子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最职的干部李进,他如石一样扎根家乡,而不舍地专注于种养植,规模越来越大,农副产品行销于省内外,成为妇皆知的一代新型农民。

    A . chèng   pán   qì    rú B . chèn   pán   qiè   rú C . chèng   bān   qiè   xū D . chèn   bān   qì    xū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 夏天的云变幻多姿,忽儿天狗吞日,忽儿云山高耸,忽儿披金镀银,仿佛是魔术家在蔚蓝的天空中用灵巧的手变出一幕幕令人称奇的景致 B . 仔细揣摩他这番话的含义,才明白这完全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没有任何个人的私欲,这样一想,我的内心又深深地被震憾了,感受到他的拳拳之心 C . 大凡心中装有祖国的人都是鞠躬尽猝,死而后已的,像诸葛亮、文天祥、岳飞等等,他们即使遭遇困难,也始终不改初衷,心怀挚爱之情 D . 中国人讲究内敛低调,不喜欢锋芒必露的人,认为出头椽子先烂,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实现代社会更需要推销自我,尽情展露才华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倾听了他的报告,会后他们有幸向他询问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B . 对目前微博流行的古代文化名人“穿越”热,有网友认为纯属恶搞,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应该遏制网络语言的创新作用 C . 这个小偷在公交车上扒窃时被乘客识破并扭住,他义愤填膺地辩解说:“我只不过是把手伸错了口袋,不是故意要偷!” D . 这两幅山水画构思、色彩如出一辙,但有些方面却截然不同 , 如左边这幅更写实一些,而右边这幅则更空灵一些
  • 4.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发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①④③
  • 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①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 弹琴复长啸。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⑥诗人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描述了自己听到洛阳城里有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油然生起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6.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谁没有童年?作家笔下童年的滋味是多种多样的。鲁迅收在散文集《》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作者小时候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捕鸟雀的天真快乐;

      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则写出了浓浓的父爱,幼小的“我”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慢慢成长了;法国作家都德则在《最后一课》里塑造了一个名叫的学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深刻感受到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2. (2) 高尔基的名著《童年》是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寥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下面这些情节都出自该书,请你按人物行为给予正确归类。

            ①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②怂恿帮工去偷东西。③当看到被父母抛弃的小茨冈时,不顾反对,收养了他。④为了自己保命,听任小茨冈被橡木十字架砸死。⑤把每周四定为“收拾”孩子的“法定日”。⑥染坊失火,裹上棉被,冲入火海,搬出了能导致爆炸的一桶硫酸。

      属于外祖父行为;属于外祖母行为;属于两个舅舅行为

  • 7. 综合性学习。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新城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1. (1) 活动一:班委决定邀请钱爱娟于5月8日下午3时来班级作一讲座。请你代拟一则邀请书(只写正文内容)。

            钱爱娟今年53岁,是杭州市开发区下沙街道中沙社区的居民。2000年,钱爱娟的婆婆因摔倒中风,导致下半身瘫痪,生活都不能自理。16年来,钱爱娟辞去工作,全职在家

            专心照顾婆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擦身,照顾饮食起居。在钱爱娟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得到缓解。钱爱娟也因为孝顺成为远近闻名的“下沙好媳妇”,还被评为杭州市十大“孝亲敬老之星”。

    2. (2) 活动二: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说法,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二、<b >阅读理解</b>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掌心里的幸福

    吕敏讷

          ①春分过后,小城春天的味道渐渐浓了。和煦的春风吹过,新叶舒展着嫩黄的腰身,粉红的花苞挤眉弄眼,似乎要在某一个约定的时间忽然绽开。阳光明媚,天空高远,山岳明净,田野空灵,土地松软,青草鹅黄。这样的早晨,最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散步的冲动。

          ②我看看儿子因为骨折而绑着夹板和纱布的右手,还有脖子上的一圈白色绷带,试探着问他:“咱俩去踏青好不好?”儿子小眼睛一亮,问:“什么是踏青?”我说:“就是上山去找春天。”小家伙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已经在家里呆了两周了。他左手拿着小玩具,兴致勃勃地跟在我身后,走一段山路,我停下来问他:“右手腕疼不疼?”他用搞怪的语调回答:“一点儿感觉也没有,sir”。我的担心一下子消失了,两周以来压抑和内疚的心情忽然明朗了许多。有时候,孩子真是一剂快乐的妙方啊!正如这春天的早晨的一缕阳光照进阴暗处的某一扇窗户,温暖的感觉随之而来,明亮的色调随之而来!!

          ③很快,我们就来到山上的一个凉亭旁,找了一块青草地坐下来,儿子一股脑将所有的食物倒了出来,然后开始不断地往他嘴里和我嘴里塞。他一边美滋滋的吃,一边念念有词: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光,今天的任务就完成。这就是他单纯而小小的快乐。我偷看他的小圆脸,红扑扑的脸蛋上粘满了面包渣,额头上留着的一撮头发让他的脸更逗了,粉嫩粉嫩的脸和亮红的唇,多像一朵正欲喷薄的花苞,孕育着的是无尽的力量和希望。他把脚凑近我的脚说:“我的脚马上就长得跟你一样大了。”说完就一蹦一蹦地到树丛里去了,并不顾我声嘶力竭地大喊“小心,慢点”。他一面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右手,一面用左手采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有时候,叶子散落一地,他便斜着身子蹲下来,一片片拾起,并一遍遍清点:松树的、槐树的、柳树的……最后高兴地向我报告:松树的叶子好像一把伞,说着便用圆嘟嘟的小手将叶子举到我面前,目光专注地盯着一撮叶子看。

          ④太阳升高了,显得很有力度,我和儿子的脸都被晒得红彤彤的。想到下山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家务要做,我突然就催着说“咱们得赶紧回家了”。拐过一个大弯,我伸出右手想要拉住他的左手,却见他朝空中努了努嘴,示意我去看,我朝他指的方向抬头望,发现山头上一大片的桃花已经开放,形成一片花海,花朵的缝隙中洒下斑驳的阳光。让地面的影子都显得那么美。这是几株向阳处的桃树,也许就是今天一大早才绽放的吧,那些匆匆忙忙赶路或者去找春天的人们竟就忘了它的存在。我的眼睛被花照亮了,并不由得为这盎然春意惊叫了起来,挥起相机,为这意外的收获完成了一张美妙的写意。

          ⑤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日常的琐碎生活腐蚀得目光呆滞,我们的脑子满是匆匆的来去和生活的过往,以及那些远在天边的诸多心愿和虚拟的奢望,而对于当下的快乐,眼前的温暖的风景以及掌心里细小的幸福,总是视而不见,我们早已失却了孩童一般发现和欣赏的心灵。好高骛远、漠视现实成了我们生活的惯性。诸多的美景和美妙的时光都在我们的指缝间偷偷溜走,岁月暗了许多颜色。我们在不断地追逐,却将多少良辰美景、如花瞬间轻易地抛至脑后,在生命的长河里留不下一丝涟漪。

          ⑥儿子看着我,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在得意地笑,红扑扑的圆脸上露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我弯下腰,使劲亲了他的脸。我伸出右手,紧紧地握住他的左手,然后轻声地说:“小心,慢点。”说话间我们已经拐过了那个大弯路。从他学会走路,我就这么牵着他的手走,无论人群拥挤或道路泥泞,不管悠闲散步或匆忙赶路,只要将他牵在手心里,我就觉得心里很安然了。捏着小手,幸福的感觉如同春日的暖阳照进心里,将掌心里的温暖和幸福传递和延续!

                                                                                                                                                                                       (本文有删改)

    1. (1) 文章的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2. (2) 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写“小心,慢点”?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正如这春天的早晨的一缕阳光照进阴暗处的某一扇窗户,温暖的感觉随之而来,明亮的色调随之而来!

      ②有时候,叶子散落一地,他便斜着身子蹲下来,一片片拾起,并一遍遍清点。

    4. (4) 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幸福”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会报警的植物

          ①1952年12月5日,英国伦敦地区的天气突然出现异常。空气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浓重的烟雾混合着怪味在街区四处弥漫。往日喧嚣异常的闹市如今人烟稀少,警察都全副武装,戴上了防毒面具在岗位上指挥交通。那些不得不出门办事的人被刺鼻的味道和烟雾呛得泪水直流。仅仅7天时间,就有七百多人因这股烟雾引起气管炎发作而死亡。

          ②这是一次典型的氟气泄露事件。

          ③其实在毒气出现之前,自然界已经发出了预警,只是粗心的人们没有发现,那就是来自剑兰叶子的警告。氟气泄露的那些日子,本该亭亭玉立的剑兰像得了大病一样,它的叶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斑痕,如同长了癞疤疮,看着让人揪心,只有当它氟中毒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空气中氟浓度达到亿万分之四十,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剑兰的叶子就会变得萎靡不振,继而斑痕成片,出现伤痕累累的状态。而人只有在氟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十才会受到伤害,可见剑兰是多么敏感!它是空气中氟含量最合格的检验员!

          ④会报警的植物有很多,我们身边常见的有苹果树、棉花、紫茉莉、向日葵、大麦、荞麦等。如果它们的叶子发黄或有黑斑出现,则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过高;木棉、青苔受伤,则意味着空气中的氯气超标。

          ⑤水中也有植物报警器,那就是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上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自治区市。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向水体大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使水体氮、磷元素过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实验证明,水葫芦在1公顷的水域里,24小时内可以从污水中吸附34公斤钠、22公斤钙、17公斤磷、4公斤锰、2.1公斤酚、89克汞、104克铝、297克镍和321克锶,还能将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等。 水葫芦不仅是水质污染的报警器,更是解决问题的过滤器。

          ⑥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地震前,某些植物竟然也会发出预警,出现机体紊乱或突然改变生活习性等异常情况。比如某些植物会在冬季突然开花,其中蒲公英、山芋藤、杏树最为典型。唐山大地震前夕,天津郊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柳树成片枯死。一些果树明明秋天刚结完果,转眼枝头又繁花盛开。最奇怪的是含羞草,正常的含羞草是白天开放,夜里闭合。而地震前,它的习性完全颠倒:白天闭合,夜里开放。这些植物的反常是它们对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如果地温、地下水、大地电位、电流、磁场等出现变化,植物体内就会发生紊乱。当它们突然改变习性,很可能意味着地震即将来临,从而给人们现世安稳的生活敲响警钟。如果抱着尊重、敬畏的态度观察研究,我们就可以通过植物的细微变化,尽可能地把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

    1. (1) 文章开头写伦敦氟气泄露事件有什么作用?

    2. (2) 植物是如何进行报警的?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

    3. (3)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第⑤段划线句子用打比方的方法,只是为了说明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

      ②第⑥段中划线的“竟然”和“可能”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竟然”一词,说明在地震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植物会发出预警;“可能”一词,说明植物报警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4. (4) 请根据本文中介绍的关于植物会报警的情况,谈谈我们如何科学地利用植物的这个特点。

三、<b >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鲁肃过寻阳           

      ②即刮目相待           

      ③蒙辞军中多务           

      ④蒙始就学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3) 文章结尾作者交待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的目的是什么?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馔(zhuàn):准备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公约之(吃饭) B . 果蔬皆不(准备) C . 其人已心之(奇怪) D . 其人愧甚而退(回去)
    2. (2) 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B .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C .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D .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4. (4) 文章刻画了王安石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b >解答题</b>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

          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