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九年一贯制学校...

更新时间:2017-02-13 浏览次数:4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 B . 水分蒸发 C . 甲烷燃烧 D . 铁丝弯曲
  • 2. (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往试管中加入固体 C . 倾倒液体 D . 加热液体
  • 3.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   )
    A . H B . N2 C . CO D . Fe
  • 4.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 5. 下列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其中碘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 I2 B . HIO C . NaIO4 D . KI
  • 6. 许多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元素 D . 原子
  •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 D . 磷在空气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8. 减少大气和水污染,保护我市“碧水蓝天”,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 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 . 少用或不用含磷洗涤剂 C .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 . 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 9. 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的是(   )
    A . 木炭燃烧 B . 食物腐败 C . 蜡烛燃烧 D . 煤燃烧
  • 10. (2016九上·江津期中) 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 . 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 . 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 . 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 . 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 11. (2015九上·弋江期末)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粘合剂.硅酸钠(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 12. 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克氧气,同时只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该物质中(   )
    A . 只含有碳元素 B .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 只含氢有元素 D . 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13. 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S B . SO3 C . SO2 D . CO
  • 14. ZPT常用作洗发液的主要去屑因子,分子式为C10H8N2O2S2Zn,ZPT不溶于水、无异味,具有极强的杀灭真菌作用.下列关于ZPT说法正确的是(   )
    A . ZPT中有25个原子 B . ZPT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4:1 C . ZPT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 不溶于水、无异味属于物理性质
  • 15.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 .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一定性质相同 D .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二、<b >填空题</b>
  • 16. 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 (1)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 (2) 五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 (3) 两个碳酸根离子
    4. (4) 三个镁原子
    5. (5)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7. 下列物质:①氖气 ②液氧 ③空气 ④铁水 ⑤海水 ⑥高锰酸钾⑦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后所得剩余固体 ⑧矿泉水 ⑨二氧化碳.用序号按要求填写:
    1. (1) 属混合物的是
    2. (2) 属化合物的是
    3. (3) 属于氧化物的是
    4. (4) 属于单质的是
  • 18.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1)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硬水的危害(写出一条),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实验室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2. (2)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3. (3)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关系密切.(填序号)
      A . 质子数 B . 电子数 C . 中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2. (2) 元素周期表中有关铱元素的信息如图F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Gc.铱的原子序数是77
    3. (3) 根据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①X=; ②表示阴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③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b >简答题</b>
  • 20.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
    1. (1)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
    2. (2)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
    3. (3)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
    4. (4) 常在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原因是
  • 21.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两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 (1) 丁物质的分子是由构成的.
    2.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 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 . 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4. (4) 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 22. A、B、C、E、F都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C、F是黑色固体,E为银白色固体金属单质,C常用作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它们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A C+D+B↑,②B+E F.(提示:“↑”表示气体)

    1. (1) 写出物质C和F的化学式:C,F
    2. (2)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3. (3) 写出A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b >实验与探究题</b>
  • 2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 (1) 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
    2. (2) 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待燃着的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里的原因是
    3. (3) 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没等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氧气会造成
    4. (4) 在过滤操作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5. (5) 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
  • 24.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在安装好仪器、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3. (3) 在组装A装置的仪器时,导管不能伸入试管中过长,原因是
    4. (4)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理由是
  • 25.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碳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1. (1)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的烧杯,观察现象.

    2. (2) 【证据与结论】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则猜想①成立.
    3. (3) 【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元素,因为
五、<b >计算题</b>
  • 26. 某实验小组为测定一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待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4.08g.请计算:
    1. (1) 产生氧气的质量;
    2. (2) 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