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无锡丁蜀学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14 浏览次数:12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他走到学校门口,看见小明提着他的书包走过来了。 B . 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在浩渺无际的大千世界上,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C . 他一走进《哈利·波特》的演播大厅,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D . 专家提醒,家长尽量避免不要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父亲大去后的空虚里,他一任自己悠游在时间鸿蒙的边缘,幻想着死后的种种,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B . 小丑滑稽逗趣的动作,看得观众们情郁于中 , 全场一片笑声。 C . 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家庭事业都如意,但越到晚年,思乡越切,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她魂牵梦萦。 D . 他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 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 , 掉在了衣襟上。
  • 3. 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讲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十月革命后,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在战斗中负重伤后,转业到工厂从事共青团工作。 B . 《筑路》这一章节的环境描写独具特色。写自然环境,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营造了一个恶劣的劳动环境;写社会环境,表现时代特征,反映出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的艰辛。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考验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身上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格调。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D . 保尔后来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来不灰心丧气,从来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和困难作斗争。
二、<b >默写</b>
  • 4. 古诗文默写。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七律·长征》)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 儿女共沾巾。(王勃《》)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浩荡离愁白日斜,。(《己亥杂诗》)

    ,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陆定一《老山界》)

三、<b >书写</b>
四、<b >其他</b>
  • 6. 解释下列文段中划线字词。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不悲。便索来奔丧,都不哭。

    ①笃:

    ②都:

    ③了:

    ④舆:

五、<b >诗歌鉴赏</b>
  •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①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①柳宗元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诗人。早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柳州。此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1. (1) 联系全诗,说说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

    2. (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周党传》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既悟而去。自此赦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

          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党乡县讼    

      ②既悟而    

      ③帝乃焉    

      ④邑人而祠之    

    2. (2) 下列各句中的“之”与“闻复仇之义”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晏婴,齐习辞者也 B . 乃记而去 C . 乡佐服其义,舆归养 D . 楚王闻 , 谓左右曰
    3. (3) 对下列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乡佐曾经当众侮辱过周党,周党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他怀恨在心。 B . 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不满王莽篡权。 C . 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周党,他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仕,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 D . 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屠城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4. (4) 翻译下面句子。

      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日方苏。

七、<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①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

          ②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③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

          ④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多篇论文,使之成为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

          ⑤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

                                                                                                                                            (选自《天文爱好者》2011年第6期,略有删改)

    1. (1) 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2. (2) 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③段中划线的“以外”能够删去?请说明理由。

      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③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⑦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⑨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 (1) 文章第⑥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 (2) 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 (3) 赏析第⑧段的划线句子。

    4. (4) 第⑨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 (5) 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八、<b >作文</b>
  •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路在延伸,风景在变幻,人生没有不变的永恒。走远了再回头看,很多事已经模糊,很多人已经淡忘。但是,总有一些人与一些事,牵动着我们的心,成为难以淡忘的风景。

          请以“难以淡忘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写出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