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8-08-10 浏览次数:558 类型:中考真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孟子》)

      ②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 (1) 根据拼音写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2. (2) 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
      A . 切合、相合 B . 刚才、方才 C . 往,到 D . 舒服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 (1) “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A . 罗曼,罗兰 B . 贝多芬 C . 米开朗琪罗 D . 托尔斯泰
    2. (2) “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 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 4. 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
    1. (1) 【我阅读我朗涌】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2. (2) 【我阅读我分享】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 , 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装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举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视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改为“

    3. (3) 【我阅读我创作了】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暖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二、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 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1. (1) 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丙】//【丁】 C . 【甲】【乙】//【丙】【丁】 D . 【甲】【乙】//【丙】//【丁】
    2. (2) 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3. (3) 选文从雾凇外表的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运用了说明顺序。
    4. (4) 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5. (5) 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 (1)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2) 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那个暑候,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出去了。

      ②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3. (3) 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4. (4) 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完些变化。
    5. (5) 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 , 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②小惠未编

      ③必以信

      ④必以情断之

      ⑤智虽弗及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是则可矣。

    3. (3) 【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4. (4) 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三、写作
  • 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