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

更新时间:2017-01-13 浏览次数:58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随着家庭结构的不断演化,过去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已基本上不存在,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  )

    A . 由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B .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C .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D . 由父母和多对已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
  • 2. (2016八上·南安期中) 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不会因家境状况的好坏、父母地位的高低或者父母的某种生理缺陷而改变。这说明(    )

    A .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和十全十美的父母 B .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都是基于血缘关系 C . 只有父母位高权重,才能表现出高尚的人格 D .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 3. 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 . 敬重和爱戴父母 B . 一切服从于父母 C . 帮助父母做家务 D . 尽情地享受亲情
  • 4. 下列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 5. 有人说:“沟通是一座桥,帮你淌过溪水;沟通是一溪水,帮你浇熄怒火。”这表明沟通可以( )

    A . 加深理解,化解矛盾 B . 避免分歧,消除差异 C . 宽容自己,苛求他人 D . 彼此信任,事事忍耐
  • 6.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小华的心理是( )

    A . 是逆反心理,是消极的 B . 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 C . 是正常的,同学都是这样的 D . 是有问题的,要到医院去治疗
  • 7. 最近有些烦恼,她与班上的几位同学交往密切,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小张把她们交往中的一些趣事都一一记在自己的日记中,那可都是她心底的小秘密。没想到,她的日记竟然被妈妈给偷偷“检查”了一番,妈妈还批评她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以后不许她和这些同学交往。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这件事分析合理的是( )

      ①妈妈没有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了,她的做法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

      ②妈妈不是不关心自己的女儿,但她采取的方式是不对的

      ③小张不应该有自己的小秘密,她应该什么事情都毫不保留地告诉妈妈

      ④小张拥有自己的小秘密是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她正当的权利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2. (2) 假如自己就是上述故事中的小张,你觉得可以采取下面的哪些办法解决问题( )

      ①应该让妈妈向自己承认错误,否则就再也不理她

      ②找个适当的机会跟妈妈谈谈,让她知道偷看孩子的日记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③写封信告诉妈妈自己的感受,让妈妈理解自己

      ④听妈妈的话,和那几个同学断绝关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8. 野地里的含羞草一有风吹草动,便会本能地关闭自己,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含羞草”心理影响着很多人,要克服这种心理,应做到( )

    A . 与所有人交往 B . 计较个人得失 C . 委曲求全 D . 敞开心扉,积极交往
  • 9. (2016七上·鞍山期中) “认识你,记住我”说出了中学生喜欢人际交往的心声。因为通过交往(    )

    ①可以找到感情的寄托,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②能使我们获得纯洁的友谊

    ③能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我                              ④可以和朋友相互激励,共同战胜困难和挫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你认为以下属于男女同学恰当交往的是( )

    A . 小婷是个活泼的女孩,经常与男生称兄道弟.打打闹闹 B . 小梅和小强互相欣赏,两人经常避开集体活动单独交往 C . 小繁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很少与男生交往 D . 小玉和小亮都是班干部,他们经常一起组织和策划班级活动
  • 11. (2016八上·长春期中)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交友是一种交换关系,朋友给你多少,你就要给朋友多少 B . 给予朋友就要求朋友回报 C . 交友可以得到财富和物质享受 D . 朋友之间的给予和分担是双向的
  • 12. 刘洋和王强是好朋友,期中考试时,王强有一道题不会做,而刘洋却会,作为好朋友的刘洋应该(  )

    ①好朋友就该互相帮助,给王强传个纸条把答案告诉他  ②好朋友也应该讲究原则,这是考试,不能帮他作弊

    ③故意告诉他,自己也不会                                                  ④考完以后再帮助王强解决难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3.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下列四位同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甲:老师的批评也是一种爱 B . 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 . 丙:换位思考,能理解老师的批评 D . 丁:老师的批评只能接受
  • 14. 下课了,可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个问题没听懂。这时你会( )

    A . 由于爱面子,怕被别的同学笑话而羞于开口 B . 对老师坦言相告,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疑问 C . 不求甚解,以后再说 D . 不好意思开口,让同座的同学替我问
  • 15. 下列赞美老师的诗句是( )

    A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6. 下列关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学会与老师沟通,坦诚交流 B . 只要是老师说的都要服从 C . 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劳动 D . 学会关心老师
  • 17. 如今,可口可乐、麦当劳快餐、松下电器等舶来品,已为中国人所熟悉,它们甚至成了一些中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 中国文化已难再延续,将被逐渐淘汰 B . 外来文化都很优秀 C . 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失去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D .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大人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 18. (2016八上·长泰期中) 提到豫剧,人们马上会想到常香玉老人。你是否知道,她老人家的女儿为了能使豫剧发扬光大,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向母亲学习。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常香玉的女儿有得天独厚的学习豫剧的条件 B . 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 . 要想有所为,必须学唱豫剧 D . 只要想学豫剧,并拜名角为师,就一定能学好
  • 19. 美国旧金山有一条著名的唐人街,这里居住着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华人华侨。在这里你能看到各具特色的中国铰馆,能听到祖国各地的乡音方言。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这时都会想起铿锵的锣鼓和震耳的鞭炮,远离祖国的华侨和祖国同胞共庆佳节;每当祖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的华人华侨也都和国内人民一样欢欣鼓舞,激动不已。这说明(   )

    ①海外华人虽然远离祖国,但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②中国人太保守,不容易融入到其他文化当中去

    ③海外的华人华侨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④个人的情感与祖国命运和民族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二、<b ></b><b >综合题</b>
  • 20. 八年级学生小明,经常帮妈妈做家务。一次,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给妈妈开一份本周做家务的帐单,放在妈妈的床头,第二天,小明醒来时也发现一份妈妈给自己的帐单……

    小明的帐单


    妈妈的帐单


    小明做的家务 

    应得的报酬   

    妈妈的付出              

    应得的报酬

    擦地板          

    1元

    含辛茹苦地抚养小明        

    0元

    洗碗            

    1元

    每天给小明做饭            

    0元

    洗衣服          

    2元

    照料生病的小明       

    0元

    帮妈妈买醋      

    5角

    供小明上学                

    0元

    自己起床叠被子  

    1元

    妈妈以后继续为小明作贡献    

    0元

    ……

    ……

    ……

    ……

    合计            

    10元

    合计                       

    0元

    1. (1) 小明的做法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为什么我们要孝敬父母?

    2. (2) 联系材料,在孝敬父母方面,你打算怎样做?

    3. (3) 请你介绍一下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交往艺术。

      基本要领:

      交往艺术:

三、<b >材料分析题</b>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堂思品活动课上有这样的一场小品表演,请你看看,再一块探究几个问题。

    小强:(身背书包,漫不经心地上场)小团,“山猪”呢?

    小团:你叫谁呀?

    小强:大胖小友呗!

    小团:你这人怎能这样,昨天叫人家“肥仔”,今儿个叫人家“山猪”。

    小强:闹着玩呗,你别小题大做嘛。哎,听说你跟玲玲有点意思,是吧?

    小团:你真无聊。(下场)

    小刚:(正在看书,抬起头来)你又胡说啦,把同学都气走了。

    小强:活该。谁叫他们不让我抄作业,还告诉老师,为此事老师还训了我一通呢,我要跟他们没完。(小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下场)

    小强:哎,别走啊,陪我聊聊吧……(孤零零地一个人,无奈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他们为什么都走了呢?

    1. (1) 请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小强“孤零零地一个人”?

    2. (2) 帮一帮小强,怎样让他不再“孤零零地一个人”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3. (3) “小强说小团跟玲玲有点意思”指的是什么? 异性同学交往应注意些什么?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天上午,八年级3班正在进行“师生恳谈会”。会上气氛融洽,同学们畅所欲言。“希望老师上课时讲的时间再少一点,多给我们一些讨论、练习的时间,允许我们有不同的观点。”“如果老师对我们的兴趣小组多加指导,我们的收获会更大,活动也会更有趣。”“老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允许我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恳谈会上,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大多被老师们接受,同时,老师们也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1. (1) “师生恳谈会”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2. (2) 结合全班师生情况,向老师提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建议。(至少4点)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女儿回家看见妈妈正准备去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女儿:妈妈,我来拿吧。

     妈妈: 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  C:好吧,你来拿。

    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中国人大多数选择C,而外国人大多数选择B。请问:

    1. (1) 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选择会不同?

    2. (2) 你是如何理解和对待这种差异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