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7-05-17 浏览次数:4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物体下标注有着重符号),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 . 研究飞往火星的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 . 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 .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 . 研究运动员跑100m的平均速度
  • 2. 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 .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R C . 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 R D . 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 R
  • 3. 某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前50m的平均速度是8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12m/s,这位运动员在这次比赛中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 9m/s B . 9.6m/s C . 10m/s D . 11m/s
  • 4.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 5. 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v , 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2v , 则AB:BC等于(  )
    A . 1:3 B . 1:2 C . 1:1 D . 1:4
  • 6.

    如图,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夺岛军事演习,总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分队行军位移X>X B . 小分队平均速度 C . 小分队行军位移X=X D . 小分队平均速度
  • 7.

    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 在t=2 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 C .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D . 在t=4 s时,距出发点最远
  • 8.

    汽车从车站出发行驶,该过程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里汽车行驶的距离可能是(   )

    A . 4km B . 5km C . 7km D . 12km
  • 9.

    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3、4s为第Ⅱ段,第4、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Ⅰ段的加速度大于第Ⅲ段的加速度 B .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速度方向相反 C . 前3s内的位移为 8m D . 第Ⅰ段和第Ⅲ段的加速度、速度的方向都相反
  • 10. 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

    A . 2 m B . 2.5 m C . 2.9 m D . 3.5 m
  • 11. 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 B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 .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点 D .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 12.

    如图,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   )

    A . 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 B . B对地面的压力 C . B的重力 D . A的重力
  • 13.

    如图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同时受到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已知F1=4N和F2=10N,物体静止不动.现撤去F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受到的摩擦力的作用 B . 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10N,向右 C . 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4N,向右 D . 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10N,向左
二、<b >填空、实验题</b>
  • 14. 某次乒乓球赛中,乒乓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向右撞击球拍后以8m/s的水平速度反向弹回,球与拍接触时间为0.1s,则乒乓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m/s2 , 方向为

  • 15.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第一棵树时速度为1m/s,经过第三棵树时速度为7m/s.若每两棵树间距相等,那么经过第二棵树时的速度为 m/s;若每两棵树间距为10m,则从第一棵树到第三棵树运动的时间是 s,汽车的加速度为 m/s2

  • 16.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2. (2)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 .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 .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 17.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b >计算题</b>
  • 18. 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 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50m/s,求:

    1. (1) 飞机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

    2. (2) 飞机停止运动前最后2秒内的位移大小?

  • 19. 汽车(可看作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s时间通过一座长140m的桥,过桥后速度是16m/s,求

    1. (1) 它刚开上桥头时速度有多大?

    2. (2) 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 20. 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t=0.2s内通过高度为△h=1.4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高?(取g=10m/s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