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

更新时间:2017-03-10 浏览次数:7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研究“嫦娥”二号飞船调整飞行姿态时,飞船可视为质点 B . 计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的所用时间时,火车可视为质点 C . 观察“辽宁舰“航空母舰上的“歼15“战斗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D .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
  • 2.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两旁都竖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所示,甲图是广州市环市路高架桥上的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离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 60 km/h是平均速度,25 km是位移 B . 60 km/h是平均速度,25 km是路程 C . 60 km/h是瞬时速度,25 km是位移 D . 60 km/h是瞬时速度,25 km是路程
  • 3. 关于力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B .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C . 物体的重心就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 . 物体只有重心这一点才会受到重力作用
  • 4. 一个正方形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底部形变造成的 B .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 C . 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力有弹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D . 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造成的
  • 5.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 ,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 5m B . 11.25m C . 20m D . 31.25m
  • 6.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 B . 汽车在AB段静止 C . 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 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
二、<b >多选题</b>
  • 7.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为负 B . 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C .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 .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 8. 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4s后落地 B .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 .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D .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 9.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 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 . 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 . 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10. 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3s末的速度为9m/s,则(   )

    A . 前6 s内位移一定是54 m B . 前6s内位移不一定是54 m C . 加速度一定是3 m/s2 D . 加速度不一定是3 m/s2
三、<b >实验题</b>
  • 11.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 . 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 . 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 . 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 (2)

      若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作出F﹣L图线如图2所示,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cm,劲度系数k=N/m.(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2.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图乙是(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

    2. (2)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要求小数部分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①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四、<b >解答题</b>
  • 13. 一列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 (1) 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 (2) 在前4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 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

  • 14. (2016高一上·乾安期中)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3s速度变为8m/s,求:

    1. (1)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 (2) 刹车后7s内前进的距离?

    3. (3) 刹车后在最后停止前2s内前进的距离?

  • 15. 交通十字路口,若绿灯灭后黄灯刚开始闪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我国一般城市路口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3s的闪烁时间.某小客车正以v0=8m/s的速度驶向路口,绿灯开始闪时车头距离停车线L=36.5m,则小客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在黄灯刚开始闪烁时让车头越过停止线而不闯黄灯?(已知驾驶员从眼睛看到绿灯开始闪到脚下采取动作的反应时间是0.5s)

  • 16. 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s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40m/s,并能保持这个最大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若该巡逻车由静止开始启动加速,追赶前方1200m处正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一辆违章卡车.则求出

    1. (1) 巡逻车在追赶过程中,最快在10s 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40m/s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2. (2) 巡逻车追上卡车总共至少需要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