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江苏镇江丹徒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2-05 浏览次数:5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其他</b>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文中划线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fèn , 因为若非这些折,也许就不会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见别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见的人与事;而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shāi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感动和温暖,曾经的不满、屈辱与怨仿佛都已云消雾散,时间让心安顿。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 2. 下面语段中部分句子有语病,请按照提示写出修改意见。

          ①一个民族应该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②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③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练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④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Ⅰ第句语序不当,应将“”和“”调换。

    Ⅱ第句成分残缺,应“”后加上“”。

    Ⅲ第句成分赘余,应删去“”一词。

二、<b >默写</b>
  • 3. 默写。

    ①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 飞瀑落下深潭。(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白露为霜。(《诗经》)

    ⑤得道多助,。(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⑦呜呼! , 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三、<b >名著导读</b>
  • 4. 名著阅读。

    1. (1) 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 B . 在大人国格列佛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当他在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获救后回到了英国。 C . 作者笔下的慧骃国向读者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国的供马驱使的畜生是耶胡,友谊和仁慈是慧骃马族的两大美德。 D . 格列佛曾未发一兵一卒靠一己之力帮助不来夫斯打败邻国利立普特,因此格列佛成了不来夫斯举国称颂的英雄。
    2. (2) 小人国的有两个对立的党派之争他们是以的标准划分阵营。

四、<b >综合性学习</b>
五、<b >诗歌鉴赏</b>
  •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 (1) 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山青花欲燃”的妙处。

六、<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 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写作背景:作者于唐宪宗元和元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四年后在城郊发现了冉溪。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 (1) 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现代文中意思

      为佣耕(《陈涉世家》)    

      ②便还家(《桃花源记》)    

      ③遂土累石    

      曰:可以染也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夫水,智者乐也。

    3. (3) 作者文中为什么说自己“愚”?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七、<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渴望倾听

    马亚伟

          ①看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熬过了漫长的十年,最后,他终于坚持到约定的期限。但是,他却放弃了巨款,悄然离开。只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十年来,他饱尝了孤独的痛苦,寂寞的摧残。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拥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感情交流。于是,他重新融入人群,开始新的生活。

          ②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幽居一定会如同在沙漠中独行,满目荒凉和绝望,内心巨大的空洞会把人吞噬掉。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人最殷切的愿望,应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丰富的生活体验,从中收获情感的源泉。

          ③与人交流,人生码头才百舸千帆,丰富多彩。

          ④也听说过不同领域的一些艺术大师离群索居,进行艺术创作。可是,再孤独的创作,也需要与欣赏者沟通。梵高、卡夫卡,这些人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才华,他们的作品都是在他们去世后才引起了轰动。其实,只是上帝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们提前很多年来到这个世界,让他们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寂寞地面对世人。不过,他们孤独地创作不息,正是因为他们要宣泄,要表达,要沟通,要交流。因为他们知道,一定会有一颗虔诚的灵魂聆听他们的独吟、呐喊、甚至咆哮。总会有人听懂他们,即使是很多年以后。

          ⑤古人遁隐田园山林,与嘈杂的红尘隔绝,与污浊的官场隔绝,可并不是和人隔绝。陶渊明隐居后,还会和农民一起其乐融融地劳作,“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芳邻”。孟浩然喜欢田园生活,闲暇时,他会和农人一起“把酒话桑麻”。王维一个人独往于山林中,偶然遇到个林中的老翁,还会“谈笑无还期”。

          ⑥沟通交流是每个人的愿望。即便鲁滨逊漂流到孤岛上,尚且需要一个“星期五”来作伴。

          ⑦我们平凡百姓,更加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一颗孤独的灵魂不能走得很久很远。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的行走,没有人扶持关照,我们的脚步会沉重如铅,一个人的空间,也必定狭小如囚笼。

          ⑧正是因为人类沟通交流的愿望如此强烈,通讯技术才得以飞速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极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和途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⑨每一颗心都渴望倾听。让我们搭建一个心灵的城堡,倾听每一颗心的跳动,为自己,为他人。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3. (3) 选文④—⑥段与⑦、⑧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4. (4) 傅雷曾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请结合选文相关论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果

    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选自《文摘报》2016﹣04﹣23.有删改)

    1. (1) 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

    2. (2)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3. (3) 文中最后对“野百合”的描写有何作用?

    4. (4) 本文以“山果”为题的好处。

八、<b >作文</b>
  • 10. 作文: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