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日照莒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1-19 浏览次数:6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mó)样   寒(jìn)    (lòu)空   锐不可(dānɡ) B . (sè)   (jiān)灭   (zhù)立   转弯(mǒ)角 C . (dī)防   (piē)见    (chǔ)理   精疲力(jié) D . (zè)歪   荒(mìu)    (yào)子   (liáo)绕不绝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杀戮   取缔   连声诺诺   眼花缭乱 B . 溃退   刻扣   穷愁潦倒   错综相连 C . 瓦砾   嶙峋   绘声绘色   情郁与中 D . 箱箧   脏物   巧妙绝伦   张慌失措
  • 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个女孩看起来低眉顺眼 , 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 B . 近日气温骤降,不少同学出现感冒咳嗽,这消息真耸人听闻 , 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C . 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不必去细说。 D . 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 , 走了半天,才找到了那户人家。
  • 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 .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D . 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想起9.3阅兵式上的盛大场景,使我热血沸腾,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B . 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 . 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 .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品《兰亭集序》的字体是行书。 B .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该书为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 C . 《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这两篇小说都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生动地再现了白洋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D . 《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比如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作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 7.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景,他引用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读书了,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可要多多珍重啊!” B . 同学刘欢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 .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 8. 下列各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A . ②④③⑤①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②③④⑤①
  • 9.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选项中最合适的一个标题是(    )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A . 文化部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禁四款非法电脑游戏 B . 电脑游戏危害青少年健康 C . 文化部门对传播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 D . 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
二、<b >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盐一世界

          ①盐,这种我们每日必见的白色晶体,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吗?盐和生命的关系,便是其主要元素氯、钠和钾与人体电解质的关系,这三种元素是人体电解质主要成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都含有盐分,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液体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都和海水一样。因此,在人体体液这片海水中,盐就成了一种最基本的介质了,它的元素钠在细胞外,钾在细胞内,两者共同捍卫着身体细胞仙外压、水分和酸碱的平衡。

          ②对于人类来说,盐的摄入量不足与过多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盐的摄入量不足,体内的含量过低,人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视力模糊等症状。可是,现在人们对盐的摄入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盐摄入过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人们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身体暂时所需,一旦出汗过多,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就需要马上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此外,盐加到食物中能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好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依赖,并不表明身体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盐。

    ③那么,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盐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6克盐就够了,简单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活到70岁,5岁前每天的盐摄入量是成人的一半,那么,我们每人一生吃的盐不到15万克。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吃掉的盐折合成500克的话,是不到300袋,平均每年大概4袋。据统计,我们现在饮食中盐的食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0-2.5倍。因此,就盐类而言,少吃是对的,也是健康的。长期过量食用盐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大、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骨质疏松、哮喘、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高盐饮食所导致盐摄入量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早已成为共识。最近,医学界研究发现,盐摄入过多还可以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长期口味重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④当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生产盐类,中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海盐、湖盐和井矿盐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 (1) 本文没有涉及到的说明内容是(    )

      A . 盐和生命的关系。 B . 盐的摄入量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 C . 当今中国的产盐量。 D . 盐的历史和原料来源。
    2. (2) 下列关于盐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人既不能摄入过多的盐,也不能摄入过少的盐,这两者都不利身体健康。 B . 人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其实人体并不一定需要盐,人类可以摆脱对盐的依赖。 C . 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为了在身体中储备盐。 D . 现在的人们在盐的摄入量上,普遍的问题不是吃少了,而是吃多了。
    3. (3) 以下情景中,人物所说的话与本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 年近70的刘大爷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医生建议他说:“像你这种情况,平时可以多吃点腌腊食品,增加盐的摄入量。” B . 李家老两口吃盐减少后,李大爷觉得疲惫乏力,就吵着要恢复原样,李大娘说:“你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并不表明你身体真的每天需要那么多的盐。” C . 李大娘听了医生讲的养生保健课后,回家对李大爷说:“我算了下,我们老两口平均每人每天吃了12克盐,看来我们的口味重了,以后要少吃盐。” D . 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后,唐汉霖急急忙忙招呼秋雪晴一起去抢购食盐,秋雪晴说:“中国的盐多得很,不仅海盐多,湖盐、井矿盐也多,哪里用得着抢啊!”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儿子,爸爸不是郑渊洁

    胡子宏

          ①儿子,今天爸爸给你谈的是,我与别人的爸爸有何不同。

          ②先提三个事例:一是李开复对女儿说,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二是郑渊洁在儿子18岁后,送给他两个礼物,一辆车和一盒避孕套;三是广西有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的教育秘诀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让他快乐地成长。

          ③几年来,我非常关心你的学习成绩。你肯定有点不耐烦了。瞧,李开复说了,成绩只不过是无聊的数字而已。我要告诉你,李开复曾经是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他给两个女儿提供的教育环境和物质保障是我终生难以企及的。李开复的女儿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开复讲“成绩是无聊数字”的同时,还说了句:最重要的是你在学习,你需要的唯一衡量是你的努力程度。

          ④李开复劝女儿不要在乎成绩,但给女儿写信时,又很自豪地提及女儿的“高中微积分第一名”。因此,你千万不要把成绩当作无聊的数字,依然要坚持刻苦学习。李开复的女儿其实留学不留学无所谓,他的家产和影响力,足可以使女儿有个很舒适的工作。而你的成功要靠自己的打拼,因为爸爸没有李开复那么大的能耐。

          ⑤你是读着郑渊洁的故事长大的。童话故事为郑渊洁赚得盆满钵满。在这种家境中,郑渊洁的儿子拒绝了校园里按部就班的课程,在玩耍中发展自己的人生。他去非洲旅游,回来后竟然瞒着父亲出版了摄影集。而像我这样的爸爸,顶多给你一些远游的路费。我们父子与郑渊洁父子不是一个档次,他的家教理论不适合我们。你作为平民百姓的孩子,依然要沉浸在校园的课程里,除了刻苦学习,别无选择。

          ⑥广西的学生考上清华大学,父母的教育秘诀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让他快乐地成长。这里,我们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快乐成长。我对你的学业要求很严格,有人曾经斥责我:“你给孩子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啊,孩子能快乐成长吗?”儿子,你要记住,快乐成长与刻苦学习并不排斥。刻苦学习不意味着你放弃郊外踏青、暑假旅游、网络聊天和课外阅读,它只是要求你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去学习,不要分神,不要懈怠。而优秀的学习成绩,是你快乐成长的精神财富。爸爸对你的要求是,学习时,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浅尝辄止。闲暇时,那就由着你的性子去玩吧,只要健康,只要安全即可。

          ⑦儿子,让我们一起踏踏实实过好我们的平民生活吧!我们不会有“李开复”和“郑渊洁”式的奇迹。爸爸与别人的爸爸不同,爸爸其实又跟更多的爸爸相同——那就是渴望下一代有个令父辈欣慰的前程。20多年后,你也会像当今的我一样,接过爱心的接力棒,对你的孩子讲述这些枯燥而丰实的人生道理。

    1. (1) 选文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 (2) “爸爸与别人的爸爸不同 , 爸爸其实又跟更多的爸爸相同”你认为这个“不同”和“相同”分别指什么?

    3.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原文的哪两段之间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儿子,请记住,那些声名显赫的家长,因为家境的殷实,下一代不存在就业谋生的压力。一些教育家声称的“赏识教育” “快乐成长”,那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说教而已。古训中的“头悬梁锥刺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倡导的就是对学业的刻苦和严谨。你刻苦学习的目标很简单:好成绩,好大学,好职业,好生活。

    4. (4) 李开复说“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你是否同意李开复的观点?请联系全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三、<b >文言文阅读</b>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节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 (1)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案牍之形    劳:使……劳累 B . 不枝        蔓:枝蔓 C . 乎众矣        宜:应该 D . 亭亭净        植:立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水陆草木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B . 濯清涟不妖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C . 调素琴               能径寸之木 D . 山不在高,有仙名       其船背稍夷,题名其上
    3. (3)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 . 甲文直抒胸臆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C . 乙文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D . 乙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诗》)

    1.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2. (2)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3. (3)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四、<b >诗歌鉴赏</b>
  •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呈现出的画面。

    2. (2)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愁”字,请说说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五、<b >默写</b>
  • 15. 根据要求填写。

    ①乡泪客中尽,。(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②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④闭之,则右刻。(魏学洢《核舟记》)

    ⑤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面袍, ,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朱自清《背影》)

    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句子是

    ⑦《长歌行》中阐明人生哲理的一句是

    ⑧《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⑨《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⑩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b >作文</b>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记忆中,总有一段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痛苦忧伤……剪一段时光,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那一段                      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选材;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