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第2章光 单元试题

日期: 2024-06-16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
A、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 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 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试题详情
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水中树的倒影
C、 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 放大镜放大的地图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T”形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 变大   6m
B、 变大    5m
C、 不变    6m
D、 不变    8m
试题详情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可登录“永嘉县实验中学”公众号,了解学校动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 二维码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拍摄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D、 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试题详情
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试题详情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在凸透镜的右侧6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 cm
B、 10 cm
C、 12 cm
D、 24 cm
试题详情
某同学配戴近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不戴眼镜时看物体,像成在视网膜之前
B、 该同学不戴眼镜时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应减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C、 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试题详情
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 正立的虚像
B、 倒立的虚像
C、 正立的实像
D、 倒立的实像
试题详情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 光线a
B、 光线 b
C、 光线c
D、 光线d
试题详情
“自拍杆”是部分旅行者的“神器”。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像距
B、 减小物距
C、 减小人像的大小
D、 减小取景范围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试题详情
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都不能成像
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试题详情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
C、 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将蜡烛移动到40 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试题详情
同学们快毕业了,班主任组织同学们拍集体照。学校操场上,班主任老师在给同学们拍照片。她即将按下快门时,发现全班同学的身影都清晰地出现在镜头中了,可是却没有景色。现在既要增加风景,又不能让全班同学的身影少一个,那么她该怎么处理( )
A、 镜头拉长,全班身影变小,增加风景
B、 镜头缩短,全班身影变小,增加风景
C、 镜头拉长,全班身影变大,增加风景
D、 镜头缩短,全班身影变大,增加风景
试题详情
圆柱形容器底部有一个激光笔,倒入水前,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到器壁的b点;倒入一些水后,光束恰好射到器壁的c点。如果将容器中的水加满,这束光将会射到器壁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 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 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 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 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试题详情
若空中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始终保持u>f)。下列叙述: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脚步始终比小演员大;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①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④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试题详情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选填“OB”“OC”或“OD”)方向射出。

试题详情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试题详情
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若保持入射点O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试题详情
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cm。

作图题(第29题3分,其余每题4分,共15分)

试题详情
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图中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鸟和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试题详情
在下图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上合适的光学元件。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右焦点恰好同凹透镜的右虚焦点重合,试作出入射光线AB经两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试题详情
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试题详情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 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

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试题详情
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