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五章《投影与视图》综合训练A

日期: 2024-06-17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试题详情
图①是2023年6月11日吉林市全程马拉松男子组颁奖现场.图②是领奖台的示意图,则此领奖台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若几何体是由六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则该几何体左视图的面积是( )

A、 2
B、 3
C、 4
D、 5
试题详情
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下列几何体中,三视图都是圆的是( )
A、 长方体
B、 图柱
C、 圆锥
D、 球
试题详情
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形中数字表示对应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我国工艺文化精神的传奇;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下图是某个部件“卯”的实物图,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紫砂壶,成型工艺特别,造型式样丰富,陶器色泽古朴典雅,从一个方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审美意识.如图是一把做工精湛的紫砂壶“景舟石瓢”,下面四幅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对正方体进行两次切割,得到如图⑤所示的几何体,则图⑤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在正方体①的正上方再放一个这样的正方体,所得的几何体(  )

A、 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
B、 俯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
C、 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D、 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试题详情
一个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下列是描述小明和小颖在同一盏路灯下影子的图片,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身高为1.6 m的某学生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他站在C处时,他头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并测得AC=2 m,AB=10 m,则旗杆的高度是(  )

A、 6.4m
B、 7m
C、 8m
D、 9m

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试题详情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学者泰勒斯用图1的方法巧测金字塔的高度.如图2,小明仿照这个方法,测量圆锥形小山包的高度,已知圆锥底面周长为62.8 m. 先在小山包旁边立起一根木棒,当木棒影子长度等于木棒高度时,测得小山包影子AB长为23 m(直线AB过底面圆心),则小山包的高为m(π取3.14). 

试题详情
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其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则树高为米.

试题详情
若一个几何体由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如图分别是从它的左视图与俯视图,该几何体所用小立方体的个数是 , 则的最小值是.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试题详情
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俯视图△EFG中,FG=18cm,EG=14cm,∠EGF=30°,则左视图中AB的长为cm.

 

试题详情
一个几何体由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如图分别是从它的正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那么搭成该几何体至少需用小立方块个.

解答题(共7题,共66分)

试题详情
如图,从上往下看 六个物体,分别能得到 哪个图形?把上下两种对应的图形于物体连接起来.

试题详情
如图,这是一个由大小相等的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试题详情
用若干个小立方块搭成一个几何体,使它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都是如图的同一个图.通过实际操作,并与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数学小组测量大树的高度.如图,数学小组发现大树离教学楼 , 大树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地面上,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墙上,墙上的影子长为 , 已知此时高的竹竿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长 , 那么这棵大树高度是多少?

试题详情
某小组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内容是测量某棵古树的高度 , 如图,在阳光下,某一时刻,古树的影子落在了地上和围墙上,落在地上的长度米,落在墙上的长度米,在古树的附近有一棵小树 , 同一时刻,小树的影长米,小树的高米.已知点N,P,B,D在一条水平线上, , 请求出该古树的高度

 

试题详情
一天晚上,李明和张龙利用灯光下的影子长来测量一路灯D的高度.如图,当李明走到点A处时,张龙测得李明直立时身高与影子长正好相等;接着李明沿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点B处时,李明直立时身高的影子恰好是线段 , 并测得 , 已知李明直立时的身高为 , 求路灯的高的长.(结果精确到.

试题详情
如图,小欣站在灯光下,投在地面上的身影 , 蹲下来,则身影 , 已知小明的身高 , 蹲下时的高度等于站立高度的一半,求灯离地面的高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