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力调研(开学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6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下列能够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古人类遗址有()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中国古代“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试题详情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因为变法触动贵族利益,这一项内容是(    )
A、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并赏赐土地
B、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徭役
试题详情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    )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试题详情
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在(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
试题详情
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试题详情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2019年4月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中,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说“在我们的国土上,有一个“人”字,这个“人”的一撇是长城,这一捺,就是大运河。”最能证明朱炳仁的观点的是(    )
A、 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B、 大运河有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 大运河有利于实现隋朝社会稳定发展
试题详情
下列诗句能反映唐朝“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试题详情
唐代时期中外交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下能突出体现中国人积极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试题详情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惨状。对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B、 唐朝初年所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C、 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D、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试题详情
某节历史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着“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统治状况(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试题详情
下列是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反映在北宋时(    )
A、 政府开始统一铸造钱币
B、 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线
C、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试题详情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桌案上摆着《史记》
B、 行军时使用指南针
C、 登长城察看军情
D、 营帐内挂着元代疆域图
试题详情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澎湖巡检司
B、 台湾行省
C、 台湾府
D、 宣政院
试题详情
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况。表中②处所代表的历史时期是()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试题详情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 蔡伦
B、 毕昇
C、 沈括
D、 郭守敬
试题详情
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 秦朝和唐朝
B、 西汉和唐朝
C、 秦朝和明朝
D、 西汉和明朝
试题详情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 加强了经济交流
B、 发展了航海技术
C、 树立了明朝国威
D、 促进了政治交往
试题详情
要了解明朝时期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以及各种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应当查阅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农政全书》
试题详情
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B、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C、 最终归顺清朝
D、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试题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 列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是(    )
A、 册封达赖和班禅
B、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C、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试题详情
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

A、 珠江流域
B、 广东省
C、 海南岛
D、 南海诸岛
试题详情
面对明末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清朝初年的统治者认为“国之大计”是(    )
A、 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B、 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C、 进行海外殖民扩张
D、 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试题详情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文化专制的强化
试题详情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的提纲,其中填写在①处最合适的是(    )

A、 军机处
B、 文字狱
C、 锦衣卫
D、 东厂
试题详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下列史实中反映中国抗击沙俄侵略的历史事件是 (    )
A、 岳飞抗金
B、 戚继光抗倭        
C、 雅克萨反击战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试题详情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岀现在(    )
A、 西汉
B、 两宋时期
C、 隋朝
D、 明清时期
试题详情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图所示故事情节出自(    )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材料分析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史料是感知历史、解释历史的“媒介”,史料实证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征。200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将南海海域发现的宋代沉船“南海1号”整体打捞出水,发现了大量文物。

【史料研读】

材料一 中国宋朝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出海)公凭一件,公凭内容如下:

今将自己船一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转卖回货。自己船一只,纲首李充,梢公林养,杂事庄权,部领吴弟(及船员67人姓名)。

——摘编自《朝野群载》

【图文证史】

材料二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中国历史》七(下)

试题详情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忆昔(节选)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注:纨、缟指的是山东一带生产的丝织品。)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材料三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去)。

    ——《日本书纪》

材料四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试题详情
某中学七年级在合作学习中过行了分组讨论,他们分成了 “政治制度组”“经济发展组”“思想演变组”“中外交往组”“民族融合组”等进行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与老师的引导,他们认识到了 “中华民族自秦汉开始一统,到元、明、清三朝经历了长达六百年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的历史发展过程。

假如你在这个班中,你会选择参加哪个组?如果你代表本组发言,请你拟定你的发言稿。(发言稿所体现的历史时间可以设定为“隋唐到清朝”也可设定为“秦到清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