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题

日期: 2024-06-15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试题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试题详情
“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这个“好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1952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为46.5亿元,到2014年,增长到1352.3亿元。“增长”的原因有(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推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流行词汇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下列词汇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 当家做主
B、 人民公社好
C、 包产到户
D、 中国梦
试题详情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 和平统一
B、 坚持一个中国
C、 “三不”政策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试题详情
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试题详情
以下图表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

A、 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
B、 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C、 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试题详情
中共中央曾连续多次以“三农”为主题发布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重大举措。下列建国后调整农业的举措中,没有起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作用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现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提高粮食产量
B、 解决温饱问题
C、 缩小城乡差别
D、 维护人民利益
试题详情
小云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她搜集的资料,判断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 )
A、 农业生产自主权改革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公私合营
D、 对外开放
试题详情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
A、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B、 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D、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试题详情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这一理念的治国策略是(    )
A、 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大力提倡“求同存异”
试题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管子•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内蕴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依法治国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从严治党
试题详情
如图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试题详情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通信体系构建完整,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和党政网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材料意在说明海南(    )
A、 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B、 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C、 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D、 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试题详情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材料指出“中国道路”出现的原因是( )
A、 中国共产党正确指导带来的
B、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决定的
C、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的
D、 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得来的
试题详情
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缔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副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 台湾回归
B、 中日建交
C、 港澳回归
D、 中美建交
试题详情
以下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在不同时期的家庭情况对比表。他家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新中国成立前

1953年

土地

极少

15亩多

农具

农具齐全

稻谷收成

350千克

1600千克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试题详情
如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试题详情
探究问题。

材料

历程

主要表现

从“小米加步枪”开始

“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大刀、长矛和少量的火枪、步枪。

进入“飞机坦克加大炮”阶段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陆海空部队,当时海空部队阵容还不整齐。

建国之初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的严峻国际环境,毛主席发出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

步入“两弹一星”时代

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6年,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这就使中国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摘编自李大光《从大刀长矛到神五上天——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20年2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本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重点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请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