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复习阶梯训练: 耳与声 (优生加练)

日期: 2024-06-07 七年级下学期科学

单选题

试题详情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J

   

A、 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
B、 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   
D、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试题详情
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试题详情

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试题详情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试题详情
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 一声
B、 最多2声
C、 3声
D、 4声
试题详情
在装满水的长50m的水管的一头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响声的次数是 (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 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 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 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 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 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

填空题

试题详情
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右手感到;说明感受器分别感受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试题详情
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在[ ]填写序号,____填写名称)

试题详情
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措施是;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的是

A、城市禁鸣喇叭。                      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屏。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E、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F、开作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试题详情
在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试题详情
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试题详情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试题详情
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试题详情
“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做了以下研究。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

①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②噪声诊病。科技人员研制出一种激光听力诊断器,先让装置发出微弱短促的噪声波,使人的耳膜振动,然后由装置中的微型电脑根据回声,把有关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师诊断。此法测试快速,对人体无害且不痛不痒,很适合儿童诊病。

③噪声武器。目前已研制出一种“噪声弹”,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噪声波,麻痹人的中枢系统,使人暂时昏迷。该弹可以用于对付恐怖分子,特别是劫机犯等。

试题详情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试题详情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完成后,小明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试题详情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页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2

钢丝

10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试题详情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⑴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⑵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⑶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被反射。

试题详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试题详情
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

序号

介质

温度(℃)

速度(m/s)

A

空气

0

331

B

空气

15

340

C

空气

20

344

D

0

1450

E

0

4900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解答题

试题详情
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试题详情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试题详情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单位m/s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铜棒

375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在长为7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问:

试题详情
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摩托车发动机引擎后端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安装消声器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生产中采用其它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

试题详情
据报道,1995年,有人为了奖金自愿做超音速飞机的噪声作用试验,飞机从他们头顶掠过,尽管他们双手掩耳,还是全部被噪声击毙,而且死状十分难看.1994年,某国空军的喷气式飞机做超音速飞行试验,6个月后,地面农场的10000只鸡遭受噪声致死的有6000只,幸存下来的或脱毛或不下蛋,奶牛也挤不出牛奶。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