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三 能量的转换--【高效二轮复习】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浙教版)

日期: 2024-06-16 中考阶段科学

选择题

试题详情
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A→B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前的运动轨迹,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从B→C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 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将处于静止状态
C、 实心球从B→C→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D、 实心球从A→B的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试题详情
小明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先在瓶中装适量水,然后将带有阀门的金属管插入瓶塞,旋紧瓶塞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足气(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水会从尾部的金属管向下喷出,使水火箭竖直向上飞向空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B、 上升过程中,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下的推力
C、 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小晨用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做实验,A、C是小球能摆到的最高点,B点是小球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如在B点把绳子剪断,小球此后至落地前的运动状态都将时刻在改变,机械能不变
B、 如在D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不可能落到E点,如果落到E点左侧,则小球脱离绳子后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2个力的作用,这2个力都对小球做功,其中小球在B点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A、C距地面高度相同,小球在A、C两点速度为零,但小球受到的力不平衡
试题详情
 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的外侧,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避险车道,避险车道相当于一个斜面,供刹车失灵的车辆自救,当失控车辆冲上该车道时,被强制减速停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失控车冲上避险车道时,重力势能减少
B、 失控车冲上避险车道时,动能减少
C、 下坡路段刹车失灵的大货车动能越来越小
D、 大货车冲上避险车道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试题详情
在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中,小科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将篮球往不同方向分别抛出,篮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当篮球落到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 va>vb>vc
B、 vb>vc>va
C、 va>vc>vb
D、 va=vb=vc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地面从a运动到d,小球( )

A、 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 在a、d两点动能一定相等
C、 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 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试题详情
如图是单摆实验,A点的高度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当小球荡到B点位置时绳子突然断裂(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将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O=OB)。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减少     
C、 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D、 在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试题详情
“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当人下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被伸直,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当人下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 游戏者到达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
C、 游戏者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 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在离地同一高度处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将三个球分别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水平抛出。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则( )

A、 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大于其他两个球
B、 抛出后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再减小
C、 第一次落地时甲球的动能最大,丙球的动能最小
D、 落地后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球的高度相同

填空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AB为光滑弧形槽、滑槽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C段是粗糙程度相同的平面,CD段是光滑平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滑槽A处由静止开始下衔、运动到C处挤压弹簧,D处为弹簧被挤压到最短长度(弹簧能恢复到原来位置,不计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第1次反弹后能沿着弧形墙上升到h/2处(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

试题详情
同一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甲图表示小球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乙图表示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空气对小球的阻力忽略不计)。

试题详情
公园中的蹦床项目深受儿童喜爱,如图甲所示,用小球和弹簧模拟此过程。将小球从弹簧正上方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所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球最终静止在弹簧上,此时弹簧长为40厘米。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乙为其截面图。做好后如图丙所示,将该罐子从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滚到水平面D点停止,然后返回,自行滚上斜面的B点停止后又滚下斜面……如此往返,最后停在水平面上。

试题详情
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将能转化为了能,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E点动能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的。

解答题

试题详情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货车超速与超载在追尾事故中的危害,用到的器材有小车(模拟货车),木块(模拟被追尾车辆)、砝码若干、坡度固定的斜面。将小车从如图甲所示的A处自由释放,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s0后停止,s0可德为刹车后运动的距离。将木块静置于小车右侧所在的位置B处,表明符合核载量并在限速内的货车不会对前车追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如图是小金探究“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装置,小球从斜面上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弹簧,完成三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小球质量/克

4

16

4

小球下滑高度/厘米

5

5

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厘米

4

8

8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试题详情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试题详情
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 , 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风速(m/s)

5

10

15

20

电压表示数(V)

0.6

2.4

5.4

9.6

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

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

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