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题

日期: 2024-06-17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试题详情
生活在三万年前的他们穿着用骨针缝制的兽皮,靠采集狩猎为生,已经能够人工取火。他们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试题详情
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试题详情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试题详情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试题详情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 巩固大一统王朝
B、 推行新儒学教育
C、 排斥法道诸学说
D、 加强对管理控制
试题详情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    )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印刷术
C、 研制了指南针
D、 配制了火药
试题详情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正确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形势“的图示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草木皆兵④风声鹤唳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 丝绸之路始通
B、 北方经济发达
C、 民族交融加强
D、 南北政权分立
试题详情
 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娇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兰亭集序》
C、 《水经注》
D、 《洛神赋图》
试题详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
试题详情
 如图是我国各个时期南北方经济的比重图,图中的①处应该填写(  ) 

A、 东汉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试题详情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指的是唐朝与下列哪一民族的交往?(  )
A、 吐蕃
B、 契丹
C、 党项
D、 女真
试题详情
 假如小明要查找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请你告诉他应该参考哪部书籍(  )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水经注》
试题详情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曾经有“一种制度”的出现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说法。少数下层士人通过读书得以参政,并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材料中“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 秦汉时期
B、 宋元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试题详情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陆秀夫抗元
试题详情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认为“此项工程”(   )
A、 有利于隋朝强盛
B、 造成了隋朝灭亡
C、 促进了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试题详情
 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
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
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试题详情
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                                                                                                                       


加强君权的措施

1

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2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

设锦衣卫等特务机构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太祖
试题详情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雅克萨之战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试题详情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试题详情
 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哲思一脉】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医学传承】

材料二:

2020年3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摘自《医学之声》

【匠心谨肃】
材料三:

【文史辉映】
材料四:

著作:《史记》
作者: ____ 
成书朝代:西汉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 ____ 体通史

著作: ____ 
作者:曹雪芹,高鹗后续
成书朝代: ____ 
地位: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铸魂筑梦】
材料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试题详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唐)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材料三: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地理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