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

日期: 2024-06-17 高一下学期物理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试题详情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每经过相同的位置,一定具有相同的( )
试题详情
两单摆,它们的摆长之比为4:1,摆球质量之比为2:1,它们以相同的摆角约为摆动,则两单摆的周期之比为( )
A、 2:1
B、 4:1
C、 8:1
D、 16:1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木块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入木块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处以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经时间落地,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为 ,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功率为。不计空气阻力。若将小球从相同位置以的速度水平抛出,则小球( )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以点为平衡位置、在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经历了一次全振动
B、 从的时间内,振子经过的路程是
C、 在两个时刻,振子的速度相同
D、 在两个时刻,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试题详情
质量为的小球,用轻绳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点,绳长为。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某人在山上将一质量为的石块以初速度抛出,抛出时石块距地面的高度为 , 到达点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速度为 , 重力加速度为 , 则在到达点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在今年上海的某活动中引入了全国首个户外风洞飞行体验装置,质量为的体验者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减小风力为原来的一半,体验者在加速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福建属于台风频发地区,各类户外设施建设都要考虑台风影响。已知级台风的风速范围为级台风的风速范围为。若台风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标志牌,则级台风对该交通标志牌的作用力大小约为级台风的( )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物体 ,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在物体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物体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物体发生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弹弓放飞模型飞机。弹弓的构造如图所示,其中橡皮筋两端点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处于时恰好为原长状态如图所示 , 将模型飞机的尾部放在处,将点拉至点时放手,模型飞机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发射出去。两点均在连线的中垂线上,橡皮筋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模型飞机竖直向上发射,在它由运动到的过程中( )

试题详情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应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0.55亿公里。为了节省燃料,我们要等火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合适的时候发射探测器。受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这样的发射机会很少。为简化计算,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地球公转周期的1.9倍,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面上、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非选择题(58分)

试题详情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践和探究: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试题详情
 一质量的小物块,用长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的粘性小球以速度水平射向物块,并与物块粘在一起,小球与物块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试题详情
杨老师在物理课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装置有:一竖直悬挂的、劲度系数为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记录纸由一个电动机图中未画出带动。实验时,先让振子上下振动起来,然后让电动机以恒定速率水平向左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图象。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记录纸上标出了 , 它们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实验中记录笔与记录纸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试题详情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1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若航母保持静止,在某次降落中,以飞机着舰为计时起点,飞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飞机在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此时速度;在时飞机速度飞机从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设飞机受到除阻拦索以外的阻力大小不变, , “歼”舰载机的质量

试题详情
 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对于人造卫星的发射,有人提出了利用“地球隧道”发射人造卫星的构想:沿地球的一条弦挖一通道,在通道的两个出口处分别将等质量的待发射卫星部件同时释放,部件将在通道中间位置“碰撞组装”成卫星并静止下来;另在通道的出口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大质量物体,大质量物体会在通道与待发射的卫星碰撞,只要物体质量相比卫星质量足够大,卫星获得足够速度就会从对向通道口射出。以下计算中,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 地球半径为 , 引力常量为 , 可忽略通道的内径大小和地球自转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