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线上测试试题

日期: 2024-06-02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试题详情
《史记·周本纪》中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    )
A、 强化了诸侯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C、 拓展了疆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D、 诸侯称雄割据,出现了争霸混战的局面
试题详情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都江堰的修建
C、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试题详情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右表所示)。这表明(    )

西汉汉平帝:褒成宣尼公

北宋宋真宗:至圣文宣王  

明朝明世宗:至圣先师

清朝清世宗: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A、 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B、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C、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试题详情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削减侯国数量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试题详情
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 源于自然灾害
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阻碍民族交融
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
试题详情
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试题详情
《摩奴法典》中说:“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和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任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以上材料的内容是( )
A、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
B、 古代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
C、 中古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内容
D、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试题详情
“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A、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 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
C、 农民的起义和反抗不断
D、 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试题详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 中央集权
B、 分权制衡
C、 地方分权
D、 联邦制
试题详情
二十世纪30年代,苏联利用当时对苏联工业化有利的国际时机,采取积极政策,从西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二战期间有效地抵御住德国法西斯的进攻和取得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个有利的国际时机是指( )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B、 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各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前的准备
C、 西方国家集中力量应对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势力,放松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 因为大危机的出现,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寻找摆脱危机出路
试题详情
以下为20世纪德国版图所经历的四次变化,其中能直接反映美苏冷战与对抗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下表是《央视新闻》节目《苹果的另一面》曝光的苹果代工厂的资料内容,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 )

企业名称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A、 环境污染
B、 贫富悬殊
C、 恐怖主义
D、 人口危机

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请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试题详情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材料反映的事件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试题详情
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压迫和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洲的独立运动、拉美的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试题详情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开始在美国出现,“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新”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9一1932年英、德、法、美四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表(以1913年为100)

年代国别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

104

108.3

144

182.6

150

1932

70.7

51.8

92

81.2

84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起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58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据[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试题详情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辉煌篇】

【崛起篇】

近代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不可阻挡的推动力。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

【战争篇】

长达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复兴篇】

1914~2014年,欧洲从仇恨走向联合。期间,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

【思考篇】

最有价值的历史学习在于思考与总结,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与结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