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4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单选题

试题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试题详情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共存物
B、 医用生理盐水
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 清洁的空气
试题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 称量氢氧化钠  
D、 收集氧气
试题详情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春天,远远的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加压条件下,空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C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

水和双氧水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分子的构成不同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试题详情
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 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B、 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
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可占试管容积的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试题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金和金刚石
B、 水和氨气
C、 汞和氯化钠
D、 干冰和硫酸铜
试题详情
将16克高锰酸钾在试管里加热,过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称的剩余固体是14.4克,通过计算确定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 高锰酸钾
B、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C、 锰酸钾、二氧化锰
D、 锰酸钾
试题详情
二甲醚(C2H6O)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源,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 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 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试题详情
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N2
B、 NO2
C、 NH3
D、 SO2
试题详情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

A、 质子数为11   
B、 核外电子数为22.99
C、 元素符号为Na   
D、 元素名称为钠
试题详情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试题详情
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
A、 +2
B、 +1
C、 0
D、 ﹣1

填空题

试题详情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试题详情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填化学符号)。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 从这个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中你能总结出哪条信息:
试题详情
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试题详情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钉催化剂将从空中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试题详情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9

34

6

2

反应后的质量/g

11

待测

28

20

表中的待测值为,X中一定含有元素,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试题详情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反应条件省略),请根据图示回答:

综合题

试题详情
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试题详情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试题详情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铁丝的质量大。

实验题

试题详情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计算题

试题详情
将30.9 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