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与提高】科学八年级下单元练习七(第3章第4~7节)

日期: 2024-06-01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碳足迹”(如图)标示着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一般情况下,人们消耗的能源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下列做法不能有效减少“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
B、 绿色出行,多采用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C、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 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试题详情
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CO2
B、 SO2
C、 NO2
D、 PM2.5
试题详情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 水的吸收
B、 动植物的呼吸
C、 光合作用
D、 燃料的燃烧
试题详情
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臭氧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
C、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试题详情
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下面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B、 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C、 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D、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试题详情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
A、 一定是CO2
B、 可能是O2
C、 可能是N2
D、 三种都有可能
试题详情
下列事实中,能够说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CO2而不是N2的是( )
A、 将集气瓶放在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
B、 闻集气瓶中的气体,没有气味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D、 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试题详情
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熄灭
D、 杠杆左高右低
试题详情
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 合理密植
B、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C、 延长光照时间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3模拟肺
B、 装置中4模拟横膈膜
C、 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
D、 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人在平静呼吸时的胸廓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于呼气状态,此时膈肌舒张,胸腔内压力增大
B、 甲处于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胸腔内压力减小
C、 乙处于呼气状态,此时膈肌舒张,胸腔内压力减小
D、 乙处于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胸腔内压力增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用科学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C、 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D、 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人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试题详情
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后,切断部分叶脉,将叶片的部分区域的两面用锡箔纸遮蔽,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叶片a、b、c、d四个部位的颜色,发现只有d部位显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 对比d、a,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 对比d、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 对比d、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其中表示发生在夜间的气体进出情况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下面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人空气中的CO2 , 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也会出现相似的实验现象
D、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试题详情
下图中的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与另外三支熄灭的原因不同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4种装置来制取CO2 , 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周围环境的温度也为0℃
B、 光照强度为0~a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影响
C、 光照强度为a~b时,光合作用强度只受温度影响
D、 光照强度大于b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试题详情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我们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a、b表示植物的两种生理活动,A、B表示两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图甲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示意图,图乙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探究呼吸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试题详情
小科选取牵牛花的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图甲是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CO2含量的探究实验。

试题详情
图甲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计算题(共8分)

试题详情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5

10

15

20

生成  的质量 

1.76

3.52

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