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日期: 2024-06-21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 打制石器
B、 骨耜
C、 青铜铲
D、 铁农具
试题详情
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
A、 颁布推恩令
B、 统一度量衡
C、 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 命张骞通西域
试题详情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 书法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交融
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试题详情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的张仲景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   )
A、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 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 编写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
D、 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
试题详情
在元朝98年 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 政治危机。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丞相制度(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康熙帝
D、 乾隆帝
试题详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 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试题详情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还我青岛”口号,展现近代中国青年力量的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试题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 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试题详情
1937年9月,粉碎了 “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士气的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试题详情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
A、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B、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C、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试题详情
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 种姓制度
B、 庄园制度
C、 城邦制度
D、 封君封臣制度
试题详情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一系列法律文献被统称为(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1787年宪法》
试题详情
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以更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诗人们则更关注人的天性。 这表明当时文艺作品宣扬的思想是(   )
A、 神权至上
B、 人文主义
C、 君权神授
D、 浪漫主义
试题详情
“英国革命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绝对君主制。”这一 “全新的政体”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联邦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试题详情
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平等”的法律文献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试题详情
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是指(   )
A、 改良蒸汽机
B、 内燃机
C、 发电机
D、 珍妮机
试题详情
抓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暴力手段”、“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三个关键信息直接相关的著作是(   )
A、 《资本论》
B、 《人口原理》
C、 《共产党宣言》
D、 《战争与和平》
试题详情
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彼得一世改革
D、 农奴制改革
试题详情
俄国苏维埃政权在采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失败后,转而利用市场、商品、外资等方式维护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推行(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试题详情
“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 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所描述的事件(   )
A、 放松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B、 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
C、 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
D、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试题详情
某同学搜索“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转折点”的资料,相关的战役应该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中途岛海战
C、 诺曼底登陆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试题详情
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的湖南省博物馆专场,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了辛追墓T形帛画的精彩内容。该文物出土于(   )
A、 宁乡炭河里
B、 龙山里耶
C、 澧县城头山
D、 长沙马王堆
试题详情
书法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唐朝时,善于“狂草”的湖南长沙籍书法家是(   )
A、 怀素
B、 张旭
C、 王羲之
D、 欧阳询
试题详情
1943年11月,中国军队在湘北拼死抵抗日军的进攻,延缓了日军南下进攻的步伐。这次会战是(   )
A、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常德会战
C、 长衡会战
D、 湘西战役
试题详情
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建设的大地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袁隆平
B、 屠呦呦
C、 邓稼先
D、 钱三强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55、56题各14分,第57题13分,第58题9分,共50分)

试题详情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管理】

材料一  ①郡县制度;②刺史制度;③三省六部制;④八股取士;⑤行省制度;⑥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⑦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⑧设军机处。

【人才选拔】

材料二  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 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 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安邦之策】

材料四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 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试题详情
回首百年史,谱写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材料一

历史事件

领导人物及阶级派别

结局

李鸿章、曾国藩等统治阶级的开明派别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戊戌变法

②等资产阶级改良派

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辛亥革命

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③   

【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  一杆大旗迎风扬,镰刀斧头闪金光。跟着领袖毛委员,浩浩荡荡上井冈。工友农友团 结一条心,根据地建立在农村,嘿,在农村。嘿,革命永远向前进,向前进。

——湖南民歌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材料三  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 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 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在人们的急切期待下,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旬《学习强国》

试题详情
世界一体,全球与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战胜国内部分赃不 均,使得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德国来说,条约极其苛刻,由此激发的复仇主义情绪随着 国力的恢复而不断增长……

——摘编自《美国通史》

材料三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形 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1943年10 月,苏、美、英、中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1944年基本勾画出了联合国 的蓝图。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摘编自吴于廛、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材料四  当今世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重心原来在大西洋两岸,现在向太平洋两岸开始 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统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二十国集团” 发挥的影响更大,更为广泛,更为深远。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 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重挑战。

——摘编自人民网《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 配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 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 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 !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