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药物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的毒性,用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对动物肝细胞进行培养。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制备肝细胞悬液不能用胃蛋白酶代替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 B . 培养肝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C . 培养液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而且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D . 需要在含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动物细胞
  • 1. 基因表达与生物性状的体现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同卵双胞胎在长相、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 . DNA甲基化修饰会改变碱基排列顺序,这种变异可以传递给子代 C . 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D . 基因表达的过程会受到该基因表达产物、其它基因、环境因素的影响
  • 1.  人参和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的药用植物,它们含有的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等作用。科研人员选用人参和西洋参有性杂交获得的杂种胚细胞以及人参种子胚、西洋参种子胚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细胞培养,建立其单细胞株系并对三者的部分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下图1是主要流程:

    1. (1) 人参与西洋参杂交存在花期不遇、F1代结实率低及难获得F2代的现象,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人参和西洋参含有人参皂苷,可以作为药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2) 过程①称为。过程④优化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最重要的条件是蔗糖浓度的筛选,蔗糖浓度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悬浮细胞的培养,原因是
    3. (3) 科研人员研究了三种愈伤组织中的人参皂苷Re、Rg3、Rb1和M-Rb1含量,结果见下图2,其中Re具有治疗心肌缺血的功能,Rg3具有抗癌作用。杂种胚中的大多数种类的皂苷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这体现了。若要获得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应优先选择的愈伤组织。

    4. (4) 科研人员继续研究了Rg3和常见的化疗药物5-FU对肿瘤的抑制效果:

      ①首先培养胃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胎牛血清的目的是。培养条件为5%CO2 , 作用是、饱和湿度,温度为37℃。将准备好的胃癌细胞悬浊液皮下接种于小鼠裸鼠,每只裸鼠接种0.1mL细胞悬浊液。接种后2周可见背部长出肿块,证明接种成功。

      ②将上述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5-FU组、Rg3组和5-FU+Rg3组(联合给药组)。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前测定肿瘤的体积,给药后每2日测量1次肿瘤体积。请根据图3写出计算肿瘤体积变化的公式:。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1.  人体细胞本身不能合成L-天冬酰胺酶,但其在大自然中的来源十分广泛,许多细菌和真菌都能合成。L-天冬酰胺酶可分解天冬酰胺释放出氨,然后与奈斯勒试剂反应呈棕色。固体培养基:主要成分有牛肉膏、蛋白胨、水、NaCl、琼脂、奈斯勒试剂。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接种时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 B . 该培养基从功能来看属于鉴别培养基,其中充当氮源的成分是牛肉膏 C . 应选择菌落B和菌落C作为高产L-天冬酰胺酶菌株进行大量培养 D . 无菌技术还可以避免操作者被有害微生物感染,实验结束后的培养基不能直接丢弃
  • 1.  图1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制备某种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操作流程,过程①的mRNA序列为:5'-AUCUAUGCGCUCAUCAG…(中间省略3n个核苷酸序列)…CGCAGCAAUGAGUAGCG-3'。图2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碱基配对的部分片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过程①所用的mRNA只能从病毒感染者的细胞中提取。过程②需要的酶是。在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两侧必须具有的核苷酸序列,以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过程①—⑦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需要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而完成的是
    2. (2) 科研人员发现,某次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氨基酸数目比mRNA正常编码的氨基酸数少了2 个。检测发现,目的基因在复制过程中有一对碱基发生了替换,该对碱基对应于mRNA的上述已知序列中,则目的基因中发生了替换的碱基对是(请将转录模板链碱基写在前面,已知起始密码子是AUG,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3. (3) 图1过程⑥中核糖体的运动方向为 (选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图2所示物质彻底水解,可获得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4. (4) 筛选出单克隆抗体后,为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对其进行改良,这种技术属于工程,该工程的起点是
  • 1. (2023高三下·邢台开学) 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我国科研人员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基化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 B . “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可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 C . “孤雌小鼠”的染色体条数与代孕母鼠相同,且所有“孤雌小鼠”一定都为雌性 D . “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 1. (2024高三下·韶关模拟) 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水蛭素(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的蛋白质)第47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赖氨酸,显著提高了它的抗凝血活性,流程图如下。已知天冬酰胺对应的密码子为AAU、AAC,赖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为AAA、GUA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上图的操作流程是从预期的水蛭素功能出发的 B . 在这项替换研究中目前可行的直接操作对象是基因 C . 上图中大分子物质a和b的单体序列均是唯一的 D . 用蛋白质工程可生产基因工程所不能生产的蛋白质
  • 1. (2024高一下·雷州开学考)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沙眼衣原体体内有多种细胞器 B . 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壁 C . 沙眼衣原体具有细胞膜、拟核、核糖体等结构 D . 沙眼衣原体和病毒具有相同的增殖方式
  • 1.  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乙、丙、丁培养基均出现浑浊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缺氧酸性环境、酵母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酒精等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B .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 .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湿热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 D . 由图二可知,乙、丙、丁培养基浑浊的原因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 1.  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问题。

    1. (1) 为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宜采用法对样品中的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以评估菌株增殖状况。若某次取样中,对菌液稀释了105倍后,在每个平板上涂布菌液的体积为0.1mL,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220个,则菌液中H菌的细胞数为 个/L。菌落数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发酵装置中搅拌器的作用是
    3. (3) 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盐浓度设为60g/L,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分析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