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默写古诗文。
    1.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蒹葭萋萋,。(《诗经·秦风·蒹葭》)

      ,  胡为乎泥中? (《诗经·邶风·式微》)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青树翠蔓, , 。(柳宗元《小石潭记》)

    2. (2) 在“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中,小语做了一个分门别类辑古诗的表格,请你帮她补充完善。

      以诗寄情

      情感

      诗句

      篇目

      率真自然的爱慕之情

      , 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思而不见的无奈之情

      ②一日不见,

      《诗经·郑风·子衿》

      乐观豁达的劝慰之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婉转含蓄的求仕之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2. 小语在默写《诗经·关雎》时,常把“在河之洲”的“洲”写成“州”,请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告诉她怎样避免这个错误。

    知识卡片

    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东汉时将全国划为十三州。此后, 地方行政上基本上分州、郡、县三级。

    洲: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 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 3. 班级开展“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的阅读分享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完善稿件】

    主持人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完善稿件。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阅读分享会的主持人。

    经典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____着文化基因,____着情感认同,____着时代风貌,____着文化自信。徜徉于经典的海洋,没有冗杂的①jī bàn和束缚, 周围的喧嚣似乎也 ②xiāo shēng nì jì了, 这是同学们共同的阅读感受。

    经典就如繁星,照亮中华文化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阅读分享会即将拉开③ wéi mù,让我们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呈现在眼前。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ī bàn②xiāo shēng nì jì③wéi mù

    2.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凝结  彰显  记录  携带 B . 彰显  携带  记录  凝结 C . 携带  凝结  记录  彰显 D . 携带  彰显  凝结  记录
    3. (3) 根据画波浪线句子提供的语境,仿写两个句子。

      例句:经典就如繁星,照亮中华文化的天空;

    4. (4) 文章结尾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让其表达明确。

      原句:让我们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呈现在眼前。

      修改:

  • 4. 【任务二  说文解字】

    小语对《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很感兴趣,了解了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用造字法来探究字义。请你参考小语探究“武”字的例子,选择会意字“孝”“信”“明”其中的一字进行探究。

    例:“武”是会意字,字形结构:上面是表示武器的“戈”,下面是表示脚趾的“止”,它的含义是征伐示威,引申为勇敢、英勇。

  • 5. 【任务三  畅谈心得】在谈读书心得的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参与讨论。

    老师:《经典常谈》中十三个专题这样划分:  《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  《史记》  《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你们认为这样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呢?

    你:①

    老师:叶圣陶曾说,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那应该用怎样的读书方法读这部经典作品呢?

    小语:我们可以按需“点”读。比如说,如果对古代的祭祖和婚丧嫁娶仪式比较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那么可以阅读②

    小文:我们还可以兴趣“联”读。比如《<诗经>第四》与③联读,可以更完整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和成果。

  • 6. 【任务四  回顾反思】

    作者在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捕鱼的竹器)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作者的“一只船”“以筌为鱼”的比喻对我们阅读《经典常谈》这本书有什么指导意义?

二、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选自《核舟记》)

    【乙】

    予所见奇技:云间潘君仲纸制弈子 , 状如滇式 , 色莹亦且敲之有声其为五瓣梅花香盒蒙之以锦不可其联缝之。又于友人方无违家见竹根制一蟹一蝉,情态毕肖 , 置之几上,蠕蠕欲动,金陵濮仲谦手。一花篮,竹丝所织,纹细于发,潆回百状;相传岭南一青衿手造。竹扇坠仅盈寸许,刻画玲珑,二老须眉衣摺皆如白描,立松树下指点,山间月出,山石凸凹,石理细皱,为嘉定朱三松作。

    小道可观,至此已。虽仿之者众,相较悬矣。今之刻核舟者多,而未必尽出王叔远手。真赝之间,巧拙大异,非识者谁与解之?

    (选自《媚幽阁文娱》)

    【注释】①云间:上海松江的古称。②弈子:围棋子。③滇式:云南出产的棋子,色泽柔润,广受喜爱。④潆回:回旋的样子。⑤青衿:青色交领长衫,代指秀才。⑥摺:同“褶”。⑦小道: 指技艺。

    1. (1) 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宫室②罔不势象形③尝余核舟一

    2. (2) 数词一般在事物之前,如“崔氏二小生”。有同学发现,【甲】文使用数词却多用在事物之后。请在翻译“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的基础上,说说甲文这样使用好在哪里。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云间潘君仲纸制弈子/径寸之木 B . 金陵濮仲谦手/水落石 C . 至此已/初 D . 相较悬矣/率妻子邑人来此
    4. (4)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且 敲 之 有 声 其 为 五 瓣 梅 花 香 盒 蒙 之 以 锦 不 可 觅 其 联 缝 之 迹

    5. (5) 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一蟹一蝉”“竹扇坠”这两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科学家对睡眠这一行为做了长期的研究,首先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动物普遍要睡眠,那说明睡眠对于动物来说一定至关重要,其带来的积极影响绝对超过负面影响。睡眠的绝对必要性可以从睡眠缺失的后果看出来。人类的睡眠如果被扰乱,第二天的注意力会不集中,除了打盹之外,思维能力也会下降。长期强制性的不睡觉更会使人神志不清,判断出错,出现幻觉,甚至精神错乱。

    ②科学实验表明,持续的睡眠剥夺也会导致动物死亡。如果将老鼠放在水池上方的转盘上,一旦发现老鼠开始睡觉,转盘就会开始转动,老鼠如果不移动位置就会掉入水中,因此一直无法入睡,结果老鼠在被剥夺睡眠11天后就死亡。用其它动物如猫、狗、兔做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些动物在被剥夺睡眠两三周内就会死亡。这些事实表明,睡眠对于动物的生存是绝对必要的。

    (摘编自《不睡觉会失去什么,可能是生命》)

    材料二:

    ①睡眠过程主要发生在我们的脑中。脑是由1000亿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就像森林里的大树,枝叶和根系扩散得很远;神经元之间还会通过一种叫做突触的结构相互联系起来,组成复杂的网络。动作电位像电脉冲,沿着神经元的突起在这个巨大的网络中快速穿梭,传递信息,改变网络结构,最终形成了我们复杂的意识和各类活动。

    ②神经元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分子 ATP 被分解为腺苷,腺苷再被突触释放到细胞外液中,并结合到细胞外的腺苷受体上,使得睡眠压力逐渐增大。当细胞外腺苷积累了很多之后,我们就会忍不住打着哈欠想睡觉了。咖啡之所以提神,就是因为其中的咖啡因鸠占鹊巢 , 抢先结合了腺苷的受体,所以能够暂时缓解睡眠压力。

    ③当我们睡眠时,神经元活动减弱,腺苷的回收多于释放,细胞外腺苷浓度降低,睡眠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我们醒来。除了腺苷,还有多达30余种类似的多肽或蛋白质调节着我们的内稳态,影响着睡眠和清醒过程。生物钟使我们周期性地清醒与睡眠,与之不同的是,内稳态的睡眠压力只能通过睡眠来释放。

    (摘编自姜建 苑成梅《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睡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材料三:

    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γ-氨基丁酸” (GABA)的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可以抑制大脑神经活动的神经递质。当我们感到放松、平静甚至昏昏欲睡时,GABA的活动会增加。GABA通过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像一个开关一样,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减少大脑的兴奋性,帮助我们进入睡眠状态。

    ②晚上,当我们准备睡觉时,我们的身体便开始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研究表明,褪黑激素能够促进GABA的释放,并增加 GABA受体的敏感性,从而加强GABA的抑制效果。所以,当褪黑激素增加时,我们就会更容易入睡,并且睡得更香。

    ③外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我们的睡眠产生影响。有些药物或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刺激我们的身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例如,酒精、辛辣食物等都是睡眠的“天敌”。想象一下,你晚上跟朋友们欢快地共享了一顿火辣辣的麻辣火锅,满怀愉悦地回到家,躺在床上准备进入甜美的梦乡。然而,你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这时就是麻辣火锅里的辣椒素在作怪!是它们刺激了你的消化系统,让你的胃闹起了别扭,而且甚至可能引发腹泻。同时,这些辣椒素还会直捣大脑,让你的身体温度节节攀升,搅得你无法安眠。

    (摘编自谢宇健《睡眠背后的“化学魔法”揭秘》)

    1. (1) GABA 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睡眠的?下列图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鸠占鹊巢”原指斑鸠笨拙不会搭窝,就强占喜鹊窝来住。后比喻强占别人的居所或产业。文中说咖啡因“鸠占鹊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有良好的睡眠状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摘 桃

    呼庆法

    ①老冒看着自家后院栽的五棵桃树,心里美滋滋的,特别有成就感。这些桃树第一次挂果,就结得这么多,满树红鲜鲜的桃子压弯了枝条。他尝过了,这些桃不仅个大色艳,甜度还高。

    ②他了满满一篮送给了大儿媳妇,又摘了一篮送给了邻村的女儿,又摘了一篮,等在乡里陪读的二儿媳妇来取。但这三篮桃子,他才只摘了一棵树。还有那么多桃在树上等着摘,而周边邻居家都种了桃树,他想送人都送不出去。

    ③老冒就挨个想自己还有哪些亲戚可以送。县城有两个外甥,还有嫁到外乡的两个侄女,都是过年时才会见一面的。大外甥人不错,每年过年回来,都给他硬塞几百元钱,让他买点保养品什么的。老冒想到这儿,就掏出手机,拨通了大外甥的号码。

    ④大外甥听说可以摘桃子,似乎很兴奋,说这几天正忙,等过几天有时间就带孩子来摘桃。

    ⑤挂断电话后,老冒又拨通了二外甥的号码。二外甥不无遗憾地说,最近出差,回来得一个多月后,可能赶不及来摘桃了。老冒不知道的是,二外甥其实就在家,挂断电话,他就笑着跟媳妇说: “老舅让回去摘桃子。这回去一趟还能空手啊,不得给老舅带点啥啊,提件牛奶、买箱面包,就得二三百呢。”二外甥媳妇点头应着:“就是呢,现在大街上桃子便宜得很,回去摘桃子,这成本可不低啊。”

    ⑥老冒又给嫁到外乡的大侄女打电话,他兴奋地喊:  “春艳,我家桃子熟了,瞅空来家里摘桃子吧。”电话那端,春艳犹豫了一下说:“伯,前天孩子他姑刚给送来一篮桃子,孩子们都不怎么喜欢吃,就我一个人也吃不动啊,要不您留着让我哥多吃几个吧。”

    ⑦“你哥他们也吃不了多少,瞅空你还是带孩子回来摘着玩吧。”

    ⑧“好的,伯,我有时间就回去。”挂断电话,春艳想,五六十里地,回去摘一篮桃子,还不够开车的油费呢。

    ⑨老冒又给二侄女秋艳打电话。秋艳回答倒是爽快,连连说:“好的,肯定回。”

    ⑩几天过去了,大外甥没来,二外甥没来,春艳、秋艳也没来,成熟的桃子不等人啊,开始从树上往下掉,掉得老冒心里有点疼。他心里很郁闷,实在坐不住,又给大外甥打手机:  “大外甥啊,啥时来摘桃啊?”

    ⑪“好的, 舅,我今天就抽时间去。”

    ⑫大外甥挂了手机,他媳妇就问:  “大舅又让去摘桃?”

    ⑬“是啊,三番五次地让去呢,再不去大舅就该生气了。”

    ⑭“舅光想着让去摘桃子,肯定也没细想,你回去摘个桃,要给大舅带礼物,二舅家也不远,去了大舅家,不能不去二舅家吧。这摘个桃就得备两份礼呢。”他媳妇说。

    ⑮“唉,要不我中午去一趟吧。午休时间,肯定碰不到二舅。我摘了桃,就说下午还有事,不停留,早点回来。”大外甥说。

    炽热的阳光照着闪亮的柏油路。当大外甥驾着车来到大舅家,放下一堆礼品,又象征性地摘了几个桃就要走时,大舅终于明白他这几树的桃子送不出去的原因了。

    ⑰他突然想,等这季桃子摘过后,把桃树砍掉,留一棵就好。来年,再不打电话让外甥、侄女来摘桃子了。

    (选自《羊城晚报》2023 年8月 3 日)

    1. (1) 【理脉络】梳理小说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

      老冒心理

      看到五棵桃树第一次挂果

      美滋滋, 有成就感

      急于分享,很兴奋

      亲戚没来, 成熟的桃子开始往下掉

      决定砍掉桃树, 再不打电话让亲戚来摘桃

      心灰意冷

    2. (2) 【赏语言】根据提示,赏析语言。

      ①他了满满一篮送给了大儿媳妇,又摘了一篮送给了邻村的女儿,又摘了一篮,等在乡里陪读的二儿媳妇来取。(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炽热的阳光照着闪亮的柏油路。(从环境描写的角度)

    3. (3) 【析写法】小说中老冒电话联系的有两个外甥、两个侄女,为什么侧重写大外甥的反应和做法? 
    4. (4) 【探文蕴】老冒为什么想砍掉让自己有成就感的桃树?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并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三、作文
  • 10. 学校校报编辑部举行“我手写我心”栏目征稿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征稿文题写稿投稿。

    在很多时候,接纳,考验一个人的睿智与胸怀;拒绝,反映一个人的胆略和勇气。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可以接纳,什么应该拒绝。

    请你以“接纳”或“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报编辑部投稿。要求:①写出真切感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