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7</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28</span></strong><strong><span>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pan></strong>
  •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 . 第谷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并对开普勒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C . 卡文迪许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巧妙地运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 D . 亚当斯和勒维耶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后来被证实,显示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 2. 如图所示,蜡块能在充满水的玻璃管中匀速上升,若在玻璃管沿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同时,蜡块从玻璃管底端开始匀速上升,则关于蜡块实际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轨迹1,玻璃管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轨迹2,玻璃管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 轨迹3,玻璃管可能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 轨迹4,玻璃管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3. 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偏向角θ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平抛初速度的大小为5m/s B . 第1s物体下落的高度为10m C . 第2s末物体的位移偏向角为30° D . 前3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0m/s
  • 4. 齿轮传动是现代各种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如图甲所示为某款机械手表内部的部分结构,由A、B、C、D四个轮子组成,其中A、B、C三个传动轮通过齿轮咬合,C、D与轴承咬合,将其简化成如图乙所示模型。abcd分别为A、B、C、D轮缘上的点,半径之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施加外力让A沿杆以速度v匀速上升,从图中M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顶端O等高的N位置,已知AO与竖直杆成角,则(                )

    A . M位置处,重物B的速度为 B . A运动到N位置时,重物B的速度为0 C . 重物B下降过程中,绳对B的拉力小于B的重力 D . A匀速上升过程中,重物B加速下降
  • 6. 2023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为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 , 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卫星可以经过华附上空 B .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C .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 . 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加速度时刻变化
  • 7. 2022年1月22日,我国将一颗失效的北斗二号G2卫星从轨道半径为R1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变轨后运行到轨道半径为R2的“墓地”轨道上,此举标志着航天器被动移位和太空垃圾处理新方式的成功执行。该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椭圆转移轨道与同步轨道和“墓地”轨道分别相切于P、Q两点,同步轨道上P点处的速度大小为v1 , 转移轨道上P点处的速度大小为v2、Q点处的速度大小为v3 , “墓地”轨道上Q点处的速度大小为v4 , 则北斗二号G2卫星(  )

    A . 轨道上各位置处的速度大小满足v2>v1>v3>v4 B . C . 在转移轨道上P点的速度v2与Q点速度v3之比为R1:R2 D . 沿转移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
二、多<strong><span>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span></strong>
  • 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a、b、c、d、e五个点,ab=bc=cd=de,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点,速度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θ,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0;若小球从a点以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

    A . 一定落在d B . 可能落在cd之间 C .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小于2t0 D . 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变大
  • 9. 图甲是建筑行业常用的一种小型打夯机,其原理可简化为质量为M的支架(含电动机)上一根长为L的轻杆带动质量为m的铁球(可视为质点)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则在某次打夯过程中(                )

    A . 铁球转动过程中,线速度始终不变 B . 铁球转动到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C . 铁球转动到最高点时所受轻杆弹力一定不为零 D . 若使支架离开地面,则铁球的的角速度
  • 10. 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由太阳和月球联袂出演的日全食“大片”在北美洲上映。对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空间站,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也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0 , 地球空间站以周期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在A点的最大观测角为2θ,引力常量为G,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距地面的高度为 B . 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C . 空间站每次经历“日全食”过程的时长为 D .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54</span></strong><strong><span>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span></strong>
  • 11. 探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F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和运动半径r之间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ABC与转动轴的距离之比为1:2:1。
    1. (1) 该探究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____。
      A .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B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C .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 (2) 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放在AC位置,将皮带套在半径不同的左右塔轮上。转动手柄,观察左右标尺的刻度,此时可研究向心力的大小与(选填“运动半径r”或“角速度ω”)的关系。
    3. (3) 在(2)的实验中,某同学匀速转动手柄时,左边标尺露出1个格,右边标尺露出4个格,则皮带连接的左、右塔轮半径之比为;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手柄转动的速度,则左右两标尺的示数将,两标尺示数的比值。(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在“研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中,分别使用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装置。

    1. (1) 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所用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B . 可研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 C . 可研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否为匀速直线运动 D . 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两球仍能同时落地
    2. (2) 在图乙所示实验中,除了用到图中器材之外,下列器材还需要用到的有____        。
      A . 刻度尺 B . 秒表 C . 天平
    3. (3) 在实验中用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 , 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经过ABC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取 , 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 小球在B点的竖直分速度大小 , 图中O(填“是”或“不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 13. 宇航员乘坐航天飞船绕某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环绕周期为T , 星体半径R , 星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 引力常量为G , 求:
    1. (1) 星体密度ρ
    2. (2) 航天飞船距星体表面的高度h
  • 14. 华师附中教工气排球比赛正激烈进行,阮级长原地跳起,在如图离地高度为HO点用力将球以速度水平击出,球恰好落在对方底线内侧的B点,顺利拿下一分。下一球对方组织进攻,吊球过网,在球即将落地时,许级长一跃飞身救球,于地面A点将球成功救起,球以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的速度斜向上飞出,过网后,与地面发生了一次弹性碰撞(碰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该球运动中离地最大高度也为H , 恰好也落在B点。已知A点在O点的正下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求图中AB间水平距离x(用含有Hv1g的函数式表示);
    2. (2) 求两球初速度大小之比
    3. (3) 若球网设置在如图所示的C位置,两人击出的排球都恰好能飞过球网顶端,求:

      ①两球从被击出到球网顶端所用时间之比

      ②球网的高度h(结果用H表示)。

  • 15. 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质量m1=0.2kg的金属小球P , 上端穿过水平转台中间的光滑小孔O固定在质量m2=1kg金属块Q上,将Q置于水平转台上,小球P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摆绳OPL1=0.5m,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绳OQL2=1.2m,Q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m/s2 , sin37°=0.6,cos37°=0.8,PQ均可视为质点。

    1. (1) 若水平转台静止,仅小球P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Q受到的摩擦力f

      m1转动的角速度ω1

    2. (2) 将小球P换为质量为m1'=0.8kg的小球P' , 调整ω1 , 保持P'做圆锥摆运动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不变,绳子总长度不变,让转盘维持ω2=3rad/s的角速度转动,改变OQ的距离L2' , 欲使Q与转盘保持相对静止,求OQ的距离L2'的取值范围。(结果可以保留分式或根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