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1...

更新时间:2024-01-30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上·甘肃期末) 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力 C . 功率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D .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 2.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三种方式匀速提升相同物体,物体上升速度相同。已知每个滑轮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方式最省功 B . 乙方式拉力的功率最大 C . 甲方式机械效率最高 D . 三种方式拉力做功相同
  • 3. (2023九上·吉安期中)  两位同学用二只同样的滑轮和同一根绳子,分别组成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来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和阻力,则

    A . 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 . 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 .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D .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 4. (2024九上·东昌府期末) 在某校新校区建设工地上,需要利用滑轮组装置和机车把低处的重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组装置如图甲所示。当机车牵引绳的拉力按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时,重物的速度和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丙和图丁所示,若重物与地面接触面积 , 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

    A . 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是 B . 内,拉力做的功是 C . 内,拉力的功率是 D .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5. (2023九上·福建期末) 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 ,  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与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G1=G2 , 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 . 若G1> G2 , 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 . 若G1=G2 , 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 . 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 6. (2020九上·越秀期末) 用某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若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做的总功减少了 B . 做的额外功减少了 C . 做的有用功增加了 D . 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增大了
  • 7. (2023八下·城阳期末)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若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增大摩擦 B . 增大定滑轮的重力 C . 增大动滑轮的重力 D . 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 8. (2024九上·福建期末) 如图所示,把重力为100 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为10 m,高为3m,实际推力为50N,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 推力做功为500J B .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300J C .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 D .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50N
二、多选题
  • 9. (2023九上·瑞昌期中) 小明在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他用质量相同的滑轮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并测算了各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增大匀速拉动时的速度可以提高装置的机械效率 B . 根据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有关 C . 根据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D . 实验中,换用不同装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三、填空题
  • 10. (2023九上·南京月考) 如图所示,物体重150N,挂在杠杆中点,人用100N的力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在此过程中,手移动的距离为1m。在此过程中,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J,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J,杠杆机械效率。杠杆自重N。

  • 11. (2024九上·甘肃期末) 某同学利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将物体沿斜面底端匀速拉上顶端,已知沿斜面的长为5m,高度为3m,底边长为4m,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240N,此过程中机械效率为90%,则根据题给条件我们可以判断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摩檫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为J

  • 12. (2024九上·重庆市期末) 如图所示,一个斜面长5m,高2m,把重为1000N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 N;如果斜面不光滑,实际所用推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13. (2024九上·石碣期末)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次实验装置,以及得到的对应数据如表。 

    次数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20.10.90.374.1%
    240.11.60.3 

    实验中要沿竖直方向,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百分数保留到0.1);比较两次实验可得: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 14. (2023九上·泰州期末)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及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
    h/cm
    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1.020.000.740.00
    2.020.001.240.00
    3.020.001.740.00
    1. (1) 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 (2) 第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 (3) 第次实验时,若钩码静止,拉力的大小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第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 , 则拉力的功率为
    5. (5)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求得动滑轮重为
    6. (6) 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5. (2023九上·南昌期中) 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分别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左右两边斜面拉到顶端,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明对A做的有用功是 J,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是 J。

四、实验探究题
  • 16. (2023九上·清新期中) 某兴趣小组对滑轮和杠杆的机械效率进行了实验探究。

    1. (1) 如图分别用甲、乙两相同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滑轮重力小于沙和桶的总重力。甲图中施加的拉力为F1 , 做的总功为W1 , 机械效率为η1; 乙图中施加的拉力为F2 , 所做的总功为W2 , 机械效率为η2 , 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F1F2(选填“>”“<”或“=”),W1W2(选填“>”“<”或“=”),η1η2(选填“>”“<”或“=”)。
    2. (2) 如图丙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杠杆转动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重为36N的物体缓慢升高10cm,拉力大小F为16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5cm,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若将重物的悬挂点由A点(为第1次)向右移至B点(为第2次),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次有用功(选填“相等”或“不等”) 。
  • 17. (2023九上·定远月考)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前他有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1. (1) 实验中,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 (2) 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两次对比实验数据:

      次数

      物体

      物重

          

      拉升高度

          

      拉力

          

      拉动距离

      机械效率

          

      木块

          

          

          

          

          

              

      小车

          

          

          

          

      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进行这两次对比实验是为了研究斜面机械效率与 的关系;

      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3. (3) 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将长的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把重为的物块从斜面底端拉至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与斜面的水平长度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有如下关系: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 比;

      当斜面的水平长度时,拉力做的总功为 

      若将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18. (2023八下·榆树期末) 如图所示为研究“杠杆机械效率”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G,O为支点,杠杆自重不可忽略。

    1. (1) 将2只钩码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 , 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 (2) 将2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 ,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等于/小于)F1
    3. (3) 将3只钩码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 , 则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杠杆的机械效率 (最高/最低/与前两次相等)。
  • 19. (2022九上·海安月考)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 ,O为支点。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A点,在B点竖直向上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 , 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 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把弹簧测力计移到 C点,在C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A点上升高度仍为h1 , 则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等于/小于)F1 , 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此次的机械效率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等于或大于)。(忽略支点O与铁架台间的摩擦)

五、计算题
  • 20. (2024九上·贵池期末) 小林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的时间内把重为的重物匀速提升了 , 拉力所做的功为求:

    1. (1) 小林所做的有用功功率;
    2.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3) 拉力的大小。
  • 21. (2023九上·茂名月考) 小林在一段平直公路上骑电动车做匀速行驶时,该段路程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受到的阻力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小林的质量为60kg,电动自行车的质量为20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10﹣3m2 , 行驶时该车电动机的平均功率为200W。求:

    1. (1) 小林骑车时该车对地面的压强;
    2. (2) 该车在此路段行驶15s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 (3) 该车在15s内消耗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 22. (2020九上·花都期末) 如图所示,工人用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再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其沿水平台面匀速运动5s,到达C点.已知AB长3m,BC长1.2m,距地面高1.5m.试问:

    1. (1) 利用斜面搬运货物主要是为了
    2. (2) 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3. (3) 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
    4. (4)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