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2022-2023学年多校八年级(下)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28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10</strong>小题,共<strong>30.0</strong>分)
  • 1. (2023八下·阳信期末) 如图所示,“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抛冰墩墩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抛出后冰墩墩向前做直线运动,说明力不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冰墩墩在太空中受到的重力与在地面所受重力相等 C . 由于惯性,抛出的冰墩墩继续向前运动 D . 在太空中冰墩墩具有的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 2. 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 则匀速运动时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 3. 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实验,能够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 . 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重,桌腿下陷越深 C . 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 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 4. 利用同一个滑轮,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提升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分别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小于 B . 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做功更少 C . 甲装置比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大 D . 拉力和拉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 5. (2023八下·临汾期末) 小明15岁生日这天,爸爸送给他一辆山地自行车,如图所示。关于这辆自行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B . 自行车脚蹬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 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 D . 若体重较大的爸爸骑此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会较小
  • 6. 如图所示,为轻质杠杆,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 在端分别施加作用力时,杠杆都能在图示位置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小 B . 最大 C . 使用此杠杆、筷子、轮轴等机械一定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D . 若作用力为 , 保持垂直,使重物匀速上升,将逐渐减小
  • 7.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均为实心正方体,甲的边长为 , 密度为 , 在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下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乙的边长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所受的重力为 B . 乙的密度为 C . 测力计的示数为 D . 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8. (2023八下·黄山期末) 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自斜面顶端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长,受到的阻力越大 B . 如果在平面上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小车将做加速运动 C .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由实验结果直接得出 D . 此时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 9. 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满酒精、水和盐水后 , 将三个不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关系是 B . 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 C . 若将小球放入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会增大 D . 若将小球放入甲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小球的质量
  • 10. 利用鸬捕鱼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如图所示,当捕到鱼的鸬从水中跳到渔船上时,下列关于渔船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排开水的质量不变 B . 受到的浮力变大 C . 船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 D . 所受浮力始终大于船及所载物的总重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strong>10</strong>小题,共<strong>26.0</strong>分)
  • 11.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 12. 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 , 它的物理意义是
  • 13. 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正前方,的质量小于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两物体的速度关系选填“>”、“<”或“=”

  • 14. 如图所示,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选填“左”或“右”的弹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订书钉的逐渐减少,这个力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5. (2023八下·望江期末)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重为的物体,将物体匀速拉动时,动力的大小是 , 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是不计滑轮和绳重、轮与轴间摩擦

  • 16.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不可思议的世界纪录,如图所示是一款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火箭车,速度可达 , 其速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这个速度比民航飞机要快的多,不过这车只是用来挑战极限的,是不可能上路的,若这种火箭车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 可以通过的路程是

  • 17. 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是仪仗队手,如图所示。他竖直举旗前进时,风给旗水平向右的阻力为 , 其作用点可以看成在点。已知。小明的两只手分别位于两点,他用一只手握紧旗杆不让它下滑,用另一只手拉住旗杆不让它倾斜。则另一只手对旗杆加的最小拉力为 , 方向

  • 18. 如图,三个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作用于物体,使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桌面对的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的摩擦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走将做运动。

  • 19. (2021八下·农安期末) 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汽车在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 20.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将密度为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那么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甲图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strong>3</strong>小题,共<strong>24.0</strong>分)
  • 21. 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 (1) 图甲是形管压强计,从结构来看,压强计是或不是连通器;
    2. (2)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
    3. (3) 若图丁的实验中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 ,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之差为;在图乙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 , 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 22.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这时的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在位置平衡,此操作的好处是
    3. (3) 如图丙,当杠杆水平在位置平衡时,与乙图相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图丁为小明利用所学知识自制的杆秤自重不计。已知秤砣的质量为 , 当杠杆水平静止时,被测物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可估算出被测物质量为 , 为提高杆秤的测量范围,提纽应向移动选填“左”“右”
  • 23. (2023八下·平顶山期末)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美选择如下器材:长木板、棉布、长方形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砝码、弹簧测力计等,设计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放置在长木板上的木块,使其做 运动,利用 原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情景

      测力计示数F/N

      1.5

      1.5

      2.1

      2.5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 (4) 小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戊所示。请你说出改进后的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strong>3</strong>小题,共<strong>20.0</strong>分)
  • 24. 如图工人用的力将重为的物体在内匀速提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拉力做功的功率;
    2.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3) 动滑轮的重力;
    4. (4) 若物重增大到 ,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25.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举重运动员在内将重为的杠铃从地上举到的高度。求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1. (1)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2. (2) 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3. (3) 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功率。
  • 26. 如图所示,有一体积为重为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求:

    1. (1) 木块所受浮力;
    2. (2) 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3. (3) 若在木块的上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 当为多大时,木块恰好能全部没入水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