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化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指导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B . 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不同 C . 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五彩缤纷的烟花是原子的发射光谱
  •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Ga的基态原子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 B . 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C . 联氨的电子式为: D . 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云轮廓图:
  • 3. 在T℃,HCl气体通过铁管时,发生腐蚀反应(X):(K=0.3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B . 增加的量,可以减少铁管的腐蚀 C . 当有2molH-Cl键断裂,同时有1molH-H键形成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 T℃时,若气体混合物中 , 此时铁管不易被腐蚀
  • 4. HCHO(g)与在催化剂(简写为HAP)表面催化生成的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HCHO(g)与的总能量大于的总能量 B . 羟基磷灰石(HAP)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焓变,加快反应速率 C . HCHO与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相同 D . 该反应过程既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也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 . 不同状态的镁中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 C . 常温下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值减小 D .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的值增大
  • 6. 某种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结构如图,Q、W、X、Y、Z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基态Q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有4对成对电子,Z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Q B . Q、W、X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 C . 氢化物的沸点:W>Q>X>Y D . X、Y、Z均至少有两种氧化物
  •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用于鉴定元素,从跃迁至时释放能量

    ②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有1种元素

    三种分子的键角依次减小

    ④萘()和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因为萘、碘、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

    晶体中存在离子,离子的几何构型为V形

    的沸点高于是因为其范德华力更大

    ⑦P原子核外有1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⑧第四周期价电子有一个单电子的元素共有3种

    A . ②③⑥⑦⑧ B . ②④⑤⑥⑦ C . ②③⑤⑦⑧ D . ①②③⑤⑥
  • 8.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甲、丙同主族,乙、丙、丁同周期。常温下,含乙的化合物r浓度为0.1mol/L时溶液pH=13,p和q分别是元素丙和丁的单质,其中p为浅黄色固体,S的水溶液呈中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产物水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丙的氧化物的VSEPR模型均为平面三角形,均为极性分子 B . 用pH试纸测试t溶液的pH,呈碱性 C . 简单离子半径:乙<甲<丁<丙 D . 四种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丁>甲>丙>乙
  • 9. 用下列实验方案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 实验①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B . 实验②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 . 实验③用于测定氨水的浓度 D . 实验④制备无水
  • 10. 钴(Co)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如图为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金属钴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Co电极的电势小于石墨电极的电势 B . 外电路每通过1mol电子,Ⅲ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29.5g C . 移除阳离子交换膜后,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与之前不一样 D . 电池电解的总方程式为
  • 11. 从砷化镓废料(主要成分为GaAs、)中回收镓和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碱浸”时,采用高温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 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时,在阳极有金属镓生成 C . 尾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可以循环利用 D . Ga、As均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属于过渡元素
  • 12. 常温下,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的HA溶液和HB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A的酸性强于HB B . 水的电离程度:④>③>①>② C . 将①和②对应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为酸性 D . ②点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排序为
  • 13. 在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A、B混合气体共4mol,发生反应: , 保持一定温度,改变压强分别达到平衡时,测得不同压强下气体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

    压强p/Pa

    0.08

    0.20

    0.40

    0.80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保持一定温度,增大压强,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B . 当压强为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C . 反应平衡后若增大压强,v(正)、v(逆)速率一定增大 D . 若再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A、B、C总物质的量不变
  • 14. 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解含有尿素的碱性溶液,用于废水处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c、d均为惰性电极,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通入的一极是燃料电池的负极 B . 当有个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时,产生 C . 装置中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电极d→隔膜→电极c→电极b D . 电极c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15. 25℃时,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弱酸HA、三种溶液,pM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表示负对数,M表示等],已知 ,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①代表滴定溶液的变化关系 B . 调整溶液的pH=7,工业废水中的不能沉淀完全 C . a点对应的pH=9,此时溶液中 D . 经计算固体易溶解于HA溶液
二、非选择题
  • 16.             
    1. (1) Ⅰ.磷化铝(AlP)和磷化氢()都是粮食储备常用的高效熏蒸杀虫剂。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两种物质中所涉及的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2. (2) 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以下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是由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 B .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 所以沸点高于的 C . 中心原子的VSEPR构型是四面体形 D . 的稳定性大于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3. (3) 工业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黄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次磷酸属于(填“一”“二”或“三”)元酸。

      ②若开始时有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4. (4) 的键角(填“大于”或“小于”),原因为
    5. (5) 已知亚磷酸()为二元弱酸,其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的电离方程式为 B . 是正盐 C . 溶液显碱性 D . 的平衡常数为
  •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转化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 (1) I.利用合成淀粉的研究成果已经被我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其涉及的关键反应如下:

      反应③中,若要该反应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更有利。

    2. (2)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③,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 D . 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3. (3) 在催化剂作用下,按的比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原料气只发生①②两个反应。维持压强为6.4MPa,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的转化率、甲醇的选择性如图所示:

      已知:甲醇的选择性

      ①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也可以判断出反应①是放热的,判断的依据是

      K时,若反应从开始到达到a点所用时间为5min, , 反应②的(指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进行计算的平衡常数,A的平衡分压=A的物质的量分数 , 最终结果用分数表示)。

    4. (4) 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A)又被称为“锰试剂”,可与形成黄色的配合物,其同分异构体水杨醛缩对氨基苯酚(B),沸点较高的是(填“A”或“B”),原因是

      A. B.

    5. (5) 吡啶()具有类似于苯环的平面结构,已知N原子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下列关于吡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 . 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 B . 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2p轨道 C . 3-甲基吡啶()的碱性大于吡啶 D . 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6. (6) 2001年德国专家从硫酸铵中检出一种组成为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两种离子的形式存在。中N原子均为杂化,请写出的结构式:
  • 18. 锰酸锂离子蓄电池是第二代锂离子动力电池。一种以软锰矿浆(主要成分为 , 含少量、Fe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1. (1)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2. (2) 溶浸过程中为提高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粉碎矿石

      b.不断搅拌,使和软锰矿浆充分接触

      c.减小通入的流速

      d.升高温度

    3. (3) 已知:室温下, , pH=7.1时开始沉淀。氧化除杂时(室温)除去溶液中的(使其浓度小于),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
    4. (4) (结构为)在流程中的作用是,它与溶液常温下混合一周,可以慢慢得到球形二氧化锰()。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将按4∶1的物质的量比配料,混合搅拌,然后升温至600~750℃,制取产品并生两种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锰酸锂可充电电池的总反应为

      ①充电时石墨电极是(填“嵌锂”或“脱嵌”)过程。

      ②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19.           
    1. (1) Ⅰ.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弱酸

      HClO

      电离平衡常数(25℃)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2. (2) 由上可知的酸性强于HClO,能否(填“能”或“否”)用制取HClO。
    3. (3) Ⅱ.已知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常温下,10mL浓度均为的两种溶液,分别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V表示溶液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 (4)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溶液比较,酸性较弱的是(填化学式)。
    5. (5) a、b两点比较,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填“a”或“b”)。
    6. (6) 常温下,浓度均为的混合液显(填“酸”、“碱”或“中”)性,写出溶液中除水之外的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7. (7) 常温下,若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为中性,则c=(用含b的式子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