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白银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考古学家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 集体群居 B . 采集渔猎 C . 农耕定居 D . 铁犁牛耕
  • 2. (2022七上·深圳期中)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
    A . 沿用禅让制 B . 实行分封制 C . 建立郡县制 D . 实行行省制
  • 3. 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2022八上·泉港期中)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5. (2022·天水) 从1519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西哥的人口减少了90%之多,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其直接原因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黑奴贸易的扩大 C . 拉美独立运动 D . 工业革命的推进
  • 6.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普遍加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的约束”材料中的“宪法"指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7. "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评述的是( )
    A . 美国南北战争 B . 罗斯福新政 C . “欧洲复兴计划” D . 美国"新经济”
  • 8. (2022·天水) 2022年3月,印度气温飙升至1901年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个月,导致印度小麦作物在关键的生长期枯萎,这不仅使得该国小麦产量下降,也破坏了其出口预期。近年来,此类问题频发。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 .   恐怖主义问题 B . 贫富分化问题 C . 毒品泛滥问题 D . 环境恶化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 9.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戚厚杰著《台湾光复》目录节选(见下图)

    引言  直挂云帆复台湾,两岸统一会有时

    一、两岸骨肉根连根,海盗垂涎强侵占

    二、义正驱红夷,统一铭青史

    三、跨海征战入版图,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骨肉分离天落泪,烽火遍岛不臣倭

    五、驱逐倭奴,恢复中华

    六、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台湾土地是中国的土地

    材料三: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9日)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驱逐倭奴,恢复中华”叙述的历史事件。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 10. 中俄两国在曲折的历史经历中,彼此影响相互借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地方和中央政府经过讨论决定采纳"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在这个制度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但每个农户得到一块田地用于耕种,并与公共的生产队或经济合作社签订一份合同。”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农业集体化存在的弊端。
    2. (2) 材料二中的“责任制”或“包产到户”指的是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取得了哪些成效?
    3. (3) 从材料一、二反映的史实,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 11.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调整列强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美日两国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并使远东和太平洋的局势日益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列强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的两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美苏两国之间始终没有兵戎相见。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被一些观察家形容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1. (1) 根据材料一,列强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的原因。
三、问答题(共6分)
  • 12. (2022·武威模拟)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学派是哪家?
    2. (2)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请选择其中一项发明,说出它们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