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 /船的研究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怀化通道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 ...

更新时间:2022-07-05 浏览次数:1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判断题(对的打“T”,错的打“F”。每题2分,共24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 13. 独木舟是古代常用的一种船,它的动力是(    )。
    A . 风能 B . 水能 C . 人力
  • 14. 独木舟的船头要做成尖型是因为(    )。
    A . 可以减少阻力,让它行驶的更快 B . 外形美观 C . 节省材料
  • 15. 竹筏不容易侧翻,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点。
    A . 竹子的韧性好 B . 竹子容易浮起来 C . 底面积大,高度低
  • 16. 某同学安装好用蒸汽装置作动力的小船后,发现船行驶的太快,下面方法可以让船行驶的慢一些的是(    )
    A . 加热蒸汽的火力减弱 B . 减轻船的重量 C . 改变船舵的方向
  • 17. 某同学造了一艘电动风扇小船,他想让小船前进地更快一些,下面方法可行的是(    )
    A . 换一个小一点的电动机减轻重量 B . 螺旋桨换成更大的 C . 改变船舵的方向
  • 18. 在测试橡皮泥造的小船的载重量时,某同学放了20个相同的重物后 ,小船沉了下去,那这艘船的载重量是(    )
    A . 19 B . 20 C . 21
  • 19. 我们用橡皮泥或者铝箔片,造一艘有一定承载能力的船,下面(   )不适合用来表示船的承载能力。
    A . 相同的铁垫圈 B . 大小不同的铁块 C . 相同的玻璃珠
  • 20. 小船在测试载重量时随着重物越放越多,小船在水中所占的空间也会(     )
    A . 越大 B . 越小 C . 不变
  • 21. 给船体分仓有利于装载货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防止货物滑动导致船受力不均匀 B . 防止船侧翻 C . 以上都对
  • 22. 电力风扇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需要能随时调整方向,可以安装(   )
    A . 两边放船桨 B . 船舵 C . 方向盘
  • 23. 跟帆船相比电动风扇小船的优势是(     )
    A . 动力可以持续 B . 行驶速度可调节 C . 以上说法都对
  • 24. 某小组测试小船的性能时发现他们小船前进时总是偏向一侧,调整船舵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重物放置不均匀导致船倾斜 B . 船的动力不够 C . 船体的形状不够对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四、连线题(9分)
  • 34. 把船的动力和对应的船连接起来。

    独木舟                        水力

    漂流小船                      人力

    蒸气轮船                      风力

    帆船                          螺旋浆推力

  • 35. 把对应的船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连接起来。

    船的大小                      船的载重量

    船的材料                      船行驶的速度

    动力系统                      船的坚固程度

    船舵                          船行驶的方向

    船的外形                      船受到的阻力

五、实验探究题(共11分)
  • 36. 我们发现大多数船的船首都是“尖”型的,某同学准备了这些材料:若干回形针、棉线、装满水的水槽和两块一样的木板(形状如右图)。他打算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用甲乙两种方式前进,探究船首形状与阻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1. (1) 该同学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研究。

      改变的条件是船的

      不改变的条件船的、材料、排开的体积、与水的接触面积。

    2. (2) 我们可以用_______来作为船的动力。
      A . 回形针产生的重力 B . 船自身的重力 C . 手的推力
    3. (3) 这艘船动力的产生方式和下面交通工具________比较像
      A . 缆车 B . 推车 C . 电动车
    4. (4) 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B . 绳子要绑在木块中间的位置不然会偏离方向 C .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手拉一拉绳子帮助船不偏离方向
  • 37. 课堂上我们打算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准备了这些材料:钩码、橡皮筋、竹子和长木条,准备研究竹筏的载重量。
    1. (1) 我们统一全班的标准,只要水碰到钩码就算达到了最大载重量,某同学在实验时放到第8个钩码时,只要水碰到了钩码,那这个竹筏的载重量是________。
      A . 7个 B . 8个 C . 9个
    2. (2) 班上的所有小组完成实验后,汇总数据如下:

      组别

      最大载重量(个)

      组别

      最大载重量(个)

      第一组

      6

      第五组

      3

      第二组

      5

      第六组

      7

      第三组

      6

      第七组

      7

      第四组

      8

      第八组

      6

      通过分析表格,发现第五组的数据比全班其他小组要小得多,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 (3) 第四组的载重量是全班最大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 他们在放钩码时轻轻地放了 B . 他们放钩码时,让钩码分布均匀 C . 他们的竹管比其他小组要粗大一些 D . 以上都有可能
    4. (4) 为了让竹筏能承受更多的钩码,下面改进方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
      A.给竹筏套上塑料袋           B.给竹筏绑上泡沫塑料            C.把竹子破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