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6-13

试题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由中国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小艺和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题。

【材料一】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刚出土时受损情况十分严重,只有使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才有修复的可能。故宫博物院将修复任务交给了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时,赵振茂先生将文物清理干净后,先用铜锉把马头上的鬃毛和马尾断碴处锉新锉亮,锉出焊接坡口,再将脱落的鬃毛和断尾与原器上处理好的磴口对严,然后用锡焊方法连接焊实。修补后,赵先生又使用传统的做旧方法,让整个文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人们流连于马踏飞燕前,感受到古人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惊叹于传统修复技艺的精湛。培养专家型的考古人才,在修复缺损文物方面至关重要。

【材料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已实现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和全面的展示,让受众得到全方位的体验。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2020年7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云平台上线,11座主要洞窟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

【材料三】2020年的“五一”小长假,许多网友与考古人一起在“云端”,见证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产生的全过程。一段时间以来,利用互联网发布馆藏、介绍展览、选评项目等“云端”文化供给新方式不断涌现,一起开启着文博领域的数字时代。

“云端”文博不仅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和平台,更因其共享性、便捷性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面。通过“云端”漫步、手指触行,公众轻松进入到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这种文化体验非同凡响:原来考古人要研究从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南宋的沉船这么迥然不同的年代;原来考古人既可复原9000年前的玉器生产技术,又能在看似简单的土层中辨识出4000年前的车辙;原来在地处江淮地区的安徽肥西县三官庙遗址也可以一次性出土那么多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原来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就是史书中的疏勒城……这次考古评审直播,有助于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建树起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的正确态度。

【材料四】

  

试题所涉知识点

知识点

试题被试卷采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