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
  • 1. (2024三下·龙岗期中) 科学小组的同学搭建了“1号过山车”和“2号过山车"。为了比较两个轨道的差异,他们测量了小球在两个“过山车”行驶全程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1. (1) 表格中“”处应该选择的数据是( )。
      A . 8 B . 9 C . 10
    2. (2) 从表格中可以发现,他们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
      A . 比较相同距高内运动的时间 B .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C . 以上都不对
    3. (3)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小球在( )运动得比较快。
      A . 1号“过山车” B . 2号“过山车” C . 无法比较
    4. (4) 实验中,小球在同一个“过山车”要测量三次的主要目的是
    5. (5) 小明想自制一个“过山车”模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不需要设计图,直接制作 B . 可以单独使用三角板测量轨道的长度 C . 先设计轨道,再制作,最后测试调整
    6. (6) 在设计“过山车”轨道时,我们要( )。
      A . 使整个轨道路线保持封闭和连续 B . 把过山车的起点放在最低处 C . 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位于上层的路线使用虚线,并配上文字说明。
    7. (7) 为了更加准确地比较“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的必要工具有()
      A . 细绳、软尺和秒表 B . 指南针和直尺 C . 刻度尺和细绳
    8. (8) 要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 )
      A . 我们只需要测量运动距离 B . 我们只需婴测量运动时间 C . 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