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上·乐山期末) “爱实践”同学在贵州北部某地(海拔1000m 左右)进行野外观察活动时,拍到如下照片所示一自然出露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剖面(面积约3×2m²), 其主要构成——碳酸钙类岩石,一般为海相沉积,流水对其溶蚀能力与流水速度及流量呈正相关。请读图,帮助“爱实践”同学回答下题。

    1. (1) 除岩石构成外,最能证明图中岩石属于沉积岩的现象是( )
      A . 常绿植被 B . 断层裂隙 C . 背斜山地 D . 水平地层
    2. (2) 图示自然出露的地层,表明该地岩层形成后,最显著的内力作用是( )
      A . 岩浆喷发冷凝 B . 水平挤压 C . 水平张力 D . 垂直抬升
    3. (3) 图中①、②两个点位微地貌名称均为“壶穴”,但形态明显不同。造成其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风力侵蚀强度 B . 流水侵蚀强度 C . 流水堆积强度 D . 流水搬运强度
    4. (4) 关于图示甲(层理)、乙(裂隙)、丙(岩石)、丁(壶穴)四个虚线圈点位的微地貌形成的先后排 序,正确的是( )
      A . 甲→ 乙→丙→丁 B . 丙→ 甲→ 乙→丁    C(.丙→ 甲→丁→ 乙D.丙→ 乙→ 甲→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