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试题
首页
充值中心
开通VIP会员
特惠下载包
激活权益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1.
(2023高三下·吉林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问答之间交代了主人公忧思的缘由。
(2) 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
,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3) 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
,
”。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
,
”两个问句强调了世间时时处处都存在美景,只是人们忙碌奔波而缺少了赏景的闲情逸致。
(2) 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被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为“
,
”,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之情。
(3) "烛"是古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也是诗人传情达意的重要意象,唐诗“
,
”就运用该意象表达了期盼团聚之情。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2023高三下·浙江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而导致屈原“怨生”的直接原因是“
,
。”
(2) 《短歌行》中,曹操化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以“
,
”两句表示自己渴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
(3) “管弦”是古代管乐器和弦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带有“管弦”的句子,如《兰亭集序》中的“
”,又如《琵琶行》中的“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2023高三下·昆明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归园田居》(其一)中,“
,
”直接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的原因。
(2) 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淘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剩秦事件:“_
,
”。
(3) 在古诗中,有很多诗句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的绵长久远与个人生命短暂的思考或慨叹,如“
,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
(2021·新高考Ⅰ)
(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
(2)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202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 杜甫《蜀相》中“
?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 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4) 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两句,交代了诗人贬谪之地的偏僻与被贬时间之久。
(6) 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2020·天津)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 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2月适应性检测试卷
手动组卷
操作演示
X
1
手动组卷
组卷正确操作演示
2
智能组卷
组卷正确操作演示
3
试卷编辑
编辑页面的操作和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