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20七下·苏仙月考) 汶川地震之后,在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6日正式启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南昌市多所中小学校还进行了防灾演习。

    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和上述资料分析回答:

    [

    1. (1) 当警报拉响,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冲出进教室,仅用了1分多钟,整栋楼里的近2000师生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同学们听到警报的过程途径:
    2. (2) 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产生的。
    3. (3) 同学们下楼后感觉心跳加快了,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这些生理变化主要是受到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4. (4) 师生们一听到警报就迅速下楼的反射活动属于反射。
    5. (5) 巨大的爆炸声往往有可能把人的耳朵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所以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以避免耳被震聋。
    6. (6) 舞蹈班的同学在跳芭蕾时身体协调性好,姿态优美,这与其[]发达有关。
    7. (7) 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