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19八上·漳州期末) 某同学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有氧时要少得多”,设置了如下两套相同装置(如图)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阀门,向甲持续通入足量的氮气(不影响酵母菌活性以及BTB的变色,并将原有空气排净),乙则通入与氮气等量的氧气。

    ②关闭阀门和进气口,在同一温暖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再次打开进气口和阀门,向甲、乙中同时匀速通入氮气,观察BTB溶液颜色变化。

    (注: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变色越快)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A、C所用的培养液中,应保证菌种和配方等量且
    3. (3) 放置温暖环境中是为酵母菌提供
    4. (4) 实验步骤中有一处不妥,请改正
    5. (5) 甲第一次通入足量氮气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环境,与第二次通入氮气的目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6. (6) 步骤完善后,得出的结论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有氧时要少的多”,则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7. (7) 实验中的BTB也可用替代,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