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

更新时间:2018-06-29 浏览次数:6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 . 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C . 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D . 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2. (2) 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 . 四季变化 B . 五带的形成 C . 昼夜交替 D . 影子长短的变化
  • 2. (2015七上·上杭月考)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已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    )
      A . 14.8℃ B . 15.4℃ C . 16.6℃ D . 17.2℃
    2. (2) 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 A地 B . B地 C . C地 D . D地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处为山谷 B . 图中山峰的高度可能为1600米 C . ②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 . ①处坡度比③处陡
  • 5. 读下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 B . 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C . 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 D . 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亚欧板块上
  • 6. 下图是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以上四地中,全年温和湿润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 (2) 以上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3. (3) 以上四地中,与宜兴气候相似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 7.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首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图为“北京PM2.5来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是( )
      A . 工业 B . 燃煤 C . 餐饮 D . 机动车
    2. (2) 下列行为中,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是(    )
      A . 燃烧植物秸秆 B . 提倡私家车出行 C . 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 . 倡导低碳生活
  • 8. 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图中的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星期一这天,小明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
      A . 薄毛衣 B . 棉衣 C . 衬衣 D . 短袖衫
  • 9.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图中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 . 该地工业发展较早 B . 该地自然条件优越 C . 该地农业发展较早 D . 该地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2. (2) 图中ABCD四处中,因地势高峻,交通不便、开发滞后而人口稀疏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图为某宗教建筑教堂,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图是哪种宗教的建筑风格?(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道教
    2. (2) 有关图示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 . 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C . 创始于古印度 D .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 11.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哪种地理环境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A . 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 . 交通闭塞,通讯不畅 C .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 . 气候湿热,森林茂盛
    2. (2) 规模大、呈团块状的聚落一般分布在(    )
      A . 平原地区 B . 山区 C . 高原地区 D . 沿海地区
    3. (3) 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主要出现在(    )
      A . 炎热多雨的热带 B . 温暖湿润的温带 C . 寒冷干燥的极地 D . 炎热干燥的热带
  • 12. 下图中A,B,C所示三个区域的主要人种分别是(    )

    A .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B .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C . 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 D . 黑色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
  • 13. 某中学的外籍教师里格,他的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子扁平,嘴唇厚并且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里格属于(    )
    A . 黄色人种 B . 白色人种 C . 黑色人种 D . 混血人种
  • 14. 下图漫画“苦难的母亲”反映的主题是(    )

    A . 鼓励农村女多生孩子 B . 环境污染严重 C .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D . 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二、<b >判断题</b>
三、<b >综合题</b>
  • 25.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①;②;③
    2. (2)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中,区域③、④之间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1月份℃等温线,降水mm等降水量线。确定区域①的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3. (3) 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填数字)。
    4. (4) 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6.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

    1. (1) 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B.A点位于B点的方向。
    2. (2) 一天中,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带。
    3. (3) 正午时,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处(填数字),北极将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4. (4) 4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处向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填“增加”或“减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