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11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就南、北半球而言,我国位于(  )

    A . 东半球 B . 西半球 C . 北半球 D . 南半球
  • 2. 下列岛屿均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 海南岛 B . 台湾岛 C . 黄岩岛 D . 钓鱼岛
  • 3. 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 . 傣族﹣﹣﹣那达慕节 B . 蒙古族﹣﹣﹣﹣火把节 C . 彝族﹣﹣﹣泼水节 D . 维吾尔族﹣﹣﹣﹣开斋节
  • 4.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与邻国的主要民族一致的有(  )

    A . 朝鲜族、蒙古族 B . 哈萨克族、回族 C . 藏族、维吾尔族 D . 壮族、傣族
  • 5.

    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读如图,回答下题.

    1. (1) 甲表示的山脉是(  )

      A . 大兴安岭 B . 阴山 C . 巫山 D . 秦岭
    2. (2) 甲山脉的走向是(  )

      A . 东西走向 B . 东北﹣﹣﹣西南 C . 南北走向 D . 西南走向﹣﹣﹣东南走向
    3. (3) 关于甲山脉两侧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侧是东北平原 B . 西侧是塔里木盆地 C . 东侧是华北平原 D . 西侧是黄土高原
  • 6. 冬季时,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

    A . 帕米尔高原 B . 漠河附近 C . 青藏高原 D . 乌鲁木齐
  • 7. 夏季时,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下列地区中气温最高的是(  )

    A . 吐鲁番盆地 B . 海南岛 C . 东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
  • 8. 我国的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和旱田,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是(  )

    A . 100毫米年降水量线 B . 200毫米年降水量线 C .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D .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 9.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10. (2017八上·兴城期中) 《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其中“大海”指的是(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 11. 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 . 华北平原 B . 青藏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黄土高原
  • 12. (2018八上·新疆期末)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 . 加固黄河大堤 B . 在上游修筑水库 C . 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 . 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 13. 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加2014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共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从新疆运输530万吨棉花至上海,应选择(  )

    A . 公路运输 B . 航空运输 C . 铁路运输 D . 内河运输
  • 15.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回答下题.

    1. (1) 上图反映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 . 总量丰富 B . 人均占有量多 C . 总量缺乏 D . 人均占有量少
    2. (2) 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的是(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完全取代常规能源.

      A . 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④
  • 16.

    读我国某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题.

    1. (1) 关于该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 . 终年炎热干燥 D .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2. (2) 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高原山地气候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7.

    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或行政中心的名称:

      A; B.行政中心名称:C; D

    2. (2) 图中不临海的是.图中黄河流经的省(区)是,长江流经的省(区)是.(填字母)

    3. (3) 图中省区纬度位置最高的是,有热带分布的是.(填字母)

  • 28. 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丘陵

    A

    盆地

    高原

    山地

    10%

    12%

    19%

    26%

    33%

    1. (1) 图中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类型,其中比例较大的是,占全国面积的%.

    2. (2) 我国三大丘陵中位于北方的是丘陵和

    3. (3) 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是

    4. (4) 根据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其对发展农业生产的影响.

  • 29.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山,流经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全长约千米.

    2. (2) 长江不同河段地形地势迥异,上游地区地势落差,下游地区以(地形)为主.

    3. (3) 图2结构示意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请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图2中相应的空白框内.

      A.水流速度减缓  B.泥沙淤积  C.植被遭到破坏   D降水集中  E.湖泊面积减小

    4. (4) 为减少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威胁,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

  • 30.

    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出①②两河流汛期的时间以及形成汛期的水源是什么?①②两河的径流变化有什么差异?

    2. (2) 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他们自然条件的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甲;乙

      比较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甲;乙

  •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每年流失表土在50亿吨以上,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耕地逐年减少,耕地流失严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挤占、挪用及损毁的耕地将近1000万公项,平均每年流失的耕地超过30万公喷.耕地减少加剧了我国人地供需矛盾.

    材料三: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平方千米以上的速度蔓延,因过度开

    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面积有160万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的牧场、良田和村庄毁坏、埋没.

    1. (1)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2. (2) 我国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你认为怎样解决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