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8-05-16 浏览次数:2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C .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 .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 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B和B,B和b,b和b都是等位基因 B .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C .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 .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3.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 . 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B .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 .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 . 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 4. (2016高一下·宿迁期末) 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
    A . 1 B . C . D .
  • 5. 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着丝点分开 B .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C . 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D . 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 6.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B . 基因都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C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7.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 .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 .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 8. 在下列四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深颜色表示患者)是(    )
    A . B . C . D .
  • 9. 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杂合子占总数的( )
    A . 25% B . 50% C . 75% D . 100%
  • 10.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
    A .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B . 遗传物质是DNA C . 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D . 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 11.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在原核细胞中,DNA位于细胞质 B .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 . 解旋是指DNA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的过程
  • 12.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 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 . 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D . 可以准确地复制
  • 13.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B .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蛋白质的功能不影响性状 C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D .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 14. DNA决定mRNA的序列是通过(    )
    A . 碱基互补配对 B . tRNA的转运 C . DNA的自我复制 D . mRNA的密码
  • 15.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yyRr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
    A . 9:3:3:1 B . 1:1:1:1 C . 3:1:3:1 D . 3:1
  • 16.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感锈病(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锈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锈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 . 3/16 B . 1/4 C . 1/8 D . 1/16
  • 17.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 .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 . 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18. 一条多肽链中有6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有碱基多少个(    )
    A . 1200个和2400个 B . 1800个和1800个 C . 6000个和1800个 D . 1800个和3600个
  • 19. 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
    A .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B . 只有胰岛素基因 C .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D . 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 20.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
    A . 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 . 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 . 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 . 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 21.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类型有:(    )

    ①有毒R型   

    ②无毒R型   

    ③有毒S型  

    ④无毒S型型

    A . ①④ B . ①③ C . D . ②③
  • 22. 下列关于染色体、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B . 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不同种性状 C .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D . 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控制果蝇性状的所有基因均分在8条染色体上
  • 23. 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群中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 .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 C . 男患者的父母正常,外公外婆正常,祖父是患者,男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祖父 D . 女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 24. 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 . 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C . 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 D . 转录时既需要解旋酶,又需要RNA聚合酶
  • 25.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 .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B . 雌配子:雄紀子=1:1 C .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D .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二、<b >非选择题</b>
  • 26.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了(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 (1) 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2. (2) 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3. (3)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性状类型有种,数量比为
  • 27. 以下是来自于同—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据图回答问题:

    1. (1) 这个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条。该动物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
    2. (2) 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3. (3) 细胞B与细胞C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之比为
    4. (4) 细胞D的名称是。细胞D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 28. 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和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用文字分别写出图中1、2、3的名称:
    2. (2) 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并为碱基总数的
    3. (3) 该图中有脱氧核苷酸种,数字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
    4. (4) DNA分子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5. (5)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在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复制方式是
  • 29. 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请据图分析或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b所示过程依次为
    2. (2) 图中③表示的结构是,⑤所示的物质是
    3. (3) 密码子在图中所示的物质上,决定20种氧基酸的密码子有种。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做
    4. (4)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图中所涉及的中心法则的内容(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5. (5) 图中④所示物质为多肽,它是在③中通过反应合成的。
  • 30.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 (1)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 (2) 在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体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
    3. (3)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