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

更新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1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b ></b>
  • 1. (2017高二上·成都月考)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 .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 2.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 .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 .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 . 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 3.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 . 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 . 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 4. 下列应用不涉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 . 培育能产生乙肝疫苗的酵母菌 B . 培育能生产人类激素的绵羊 C . 培育高产、优质的“太空椒” D . 培育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 5. 如图所示过程中基因操作的工具是(  )

    A . 限制酶 B . 连接酶 C . 转录酶 D . 运载体
  • 6.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自由组合 C . 染色体交叉互换 D . 染色体结构变异
  • 7.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

    A . 生长素往背光侧转移,促进背光侧细胞的伸长 B . 生长素在向光侧积累,抑制向光侧细胞的伸长 C . 乙烯往背光侧转移,促进背光侧细胞的伸长 D . 乙烯在向光侧积累,抑制向光侧细胞的伸长
  • 8. 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显性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

    A . 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 .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 . 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 . 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 9. 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A . 淋巴 B . 淋巴和组织液 C . 血浆和组织液 D . 血浆和淋巴
  • 10. (2017高二上·桂林期中)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 )

    A .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B .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平 D . 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
  • 11. 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  )
    A . 吞噬细胞 B . 记忆细胞 C . 效应T细胞 D . 浆细胞
  • 12. (2017高二上·桂林期中)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

    A .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 .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 . 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 .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 13. 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 . 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 . “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 .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14. 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

    A .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B .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 消费者和分解者
  • 15. (2018高二上·杭锦后旗期中)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 .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16. 如图是对甲状腺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抑制物质a、b的分泌
  • 17.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

    A . 参与体温调节 B . 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 .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 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 18.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 .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 . 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 C . 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 .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 19. (2017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人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的部位是(  )

    A . 垂体 B . 胰岛 C . 性腺 D . 下丘脑
  • 20. (2015高二上·扶余期末) 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A .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 .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 .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 21.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


    A . 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B . 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C . 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 D . 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 22. (2015高二上·扶余期末)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 .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C .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23. (2015高二上·扶余期末)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层,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群落的物种组成  B . 群落的种间关系 C . 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群落的水平结构
  • 24. 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  )
    A . 甲状腺激素 B . 雌激素 C . 雄激素 D . 生长激素
  • 25.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
    A . 地衣阶段 B . 苔藓阶段 C . 草本植物阶段 D . 森林阶段
  • 26. 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 皮肤血管收缩 B . 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 . 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 . 代谢活动增强
  • 27. 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 . 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 . 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 . 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 28.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 .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 .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 .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D .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 29. (2015高二上·扶余期末) 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
    A . 产生过敏反应 B . 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C .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 D . 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 30. (2015高二上·太和期末)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 .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 . 体液大量损失 D .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二、<b >非选择题</b><b ></b>
  • 31.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 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 . 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 (2) 过程⑤常采用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3. (3) 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
  • 32. 看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2. (2)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3. (3) 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用法.
    4. (4) 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5. (5) 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三个方面的功能.
    6. (6) 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 33. 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形式传导.
    2. (2) 产生冷觉的A是 , 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基本过程是
    3. (3) 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调节,③对B的作用效应有
    4. (4) 激素④的主要靶器官(细胞)是
    5. (5) 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
  • 34.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正、负或零)电位.
    2. (2) 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填图中序号).
    3. (3) 乙图是甲图①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当产生的兴奋传到a点时,a、b之间的电流方向是;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的偏转.
    4. (4) 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图丙),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部分.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米/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