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8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 . 夏天,沈阳的气温可达30℃ C . 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dm D . 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0.5h
  • 2. 长度接近1.7×103mm的是(   )

    A . 一本物理书的长度 B . 两层教学楼的高度 C . 一名中学生的身高 D . 初中学生课桌的高度
  • 3.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 台灯在镜中的像 B .            小孔成像 C . 倒映在江中的“桥” D . 从船上看海面下的冰
  • 4.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常常会说:“大声点”此处“大声点”指的是(   )
    A . 加快声速 B . 调高音调 C . 改变音色 D . 增大响度
  • 5. 小明在学校进行体育百米测验中跑完全程用了 16.25s,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 5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5m/s B . 6.2m/s C . 6.5m/s D . 8m/s
  • 6.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凝固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海波是非晶体 B . 海波的沸点是48℃ C . llmin时海波全部熔化 D . 海波在整个BC段都在放出热量
  • 7.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起跑线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两人 运动距离s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8. 沈阳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棋盘山“缧缈的雾” B . 浑河边“美丽雾凇” C . 植物园“晶莹的露” D . 万柳塘“洁白的雪”
  • 9. 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几个同学有了下列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喇叭发出的音乐声属于超声波 B . 开大喇叭的音乐声,其音调就越高 C . 我们能听到喇叭发出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 . 响亮的音乐声,对于附近认真学习的同学来说是噪声
  • 10.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士兵的帽子上的军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为军辉是光源 B . 甲图中,现场观众看到阅兵列队整齐划一,从侧面看,一排人就只能看见一个人,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 . 乙图中,远处的群众听不到时笨重的坦克行驶在路面的声音,除了周围有其他声音的干扰外,还因为距离发声体较远,声音被分散了 D . 丙图中,20架直升机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相对于这些飞机来说,天安门的国旗是运动的
二、<b >填空题</b>
  • 11. 严冬时节,北方会下雪.尽管气温零下10℃,但是楼顶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这个过程中(填“吸热”或“放热”);但我们也会发现,楼后不见阳光的地方的雪也会慢慢的变少,还没有发现有水,这是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 (填“吸热”或“放热”).
  • 12. 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请你跟小明一起解答如下问题:
    1. (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填单位).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才能到达地球,则太阳岛地球的距离为 m.
    2. (2) 雨后的夜晚,月亮非常明亮,路上出现了一个个小水坑,我们走在路上时,如果我们迎着月光走处应该是水坑,如果我们背若月光走处应该是水坑.(以上两空均填“亮”或“暗”)
  • 13.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 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汽化,后液化 B . 先沸腾,后凝固 C . 先液化,后汽化 D . 先蒸发,后沸腾.
  • 14. 下面的两则新闻报道,引起了小明的思考并进行了分析,请你和他一起解答:
    1. (1) 据报道,大连一男子睡梦中感觉耳边有只蚊子,下意识的一巴掌,蚊子被拍死了,同时他的鼓膜也被震穿孔了.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再经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扇动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扇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填“高”“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2. (2) 很多打仗的士兵由于不断听到身边爆炸声而对听力造成伤害,这说明声音具有;研究发现,在爆作时还会产生次声波,这些次声波多数人是(填“能够”或“不能”)感受到的,它们对人也有着很大的危害.
  • 15. 以下是小明在医院看到的现象和想到的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1. (1)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说明声可以;为了保证孕妇的休息和睡眠,周围环境的声音不应该超过 dB.
    2. (2) 医生在给病人测量体温之前,都要把体温计用力,再去测量体温才能准确;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 16. 请回答下列有关噪声的问题:

    1. (1)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指       (填序号)

      A . 人刚好听不见的声音 B .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 (2) 路过某一街道时,小明看到监测噪声的分贝仪显示68dB,这样的噪声(填”会“或“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

    3. (3)

      如图所示,甲图是在处减弱噪声,乙图是在处减弱噪声.

三、<b >计算题</b>
  • 17. “十一“期间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 上桥的距离为21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若小明爸爸 驾车通过这段路程时用时36min,则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在通守交则的前提下,请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 18. 小明买了一张列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D31和D32次动车的运行 时刻表如图所示.他了解到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趟,已知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3km. 求:

    车次

    到站、发车

    北京南

    泰山

    南京

    上海

    D31

    到站时间

    16:33

    19:12

    21:23

    发车时间

    11:05

    16:34

    19:14

    D32

    到站时间

    20:48

    17:12

    12:40

    发车时间

    17:14

    12:42

    10:31


    1. (1) D31、D32次列车运行时间是不同的,其时间差为多少?
    2. (2) 计算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 (3) 若小明计算了他所乘坐的这趟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 140km/h,则该列车晚点了多长时间?
四、<b >实验、作图题</b>
  • 19.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如图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空气被逐渐抽出,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尽管听不见铃声了,但们仍然可以看见闹钟,这说明光的传播(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2. (2) 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纲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的 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的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每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是为了控制(“音色”“音调”或“响度“).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填“高“或“低“).

  • 20. 完成下面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测得一木块的长度是 cm;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元硬币的直径,在测量长度时,我们不能消除误差,只能减小误差,请写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2. (2) 如图丙所示,此时机械停表的时间是
  • 21.

    如图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

    1. (1) 安装过程中图中A、B、C三个铁圈应先固定

    2. (2) 实验中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

    3. (3) 海波在熔化前,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熔化过程中,(填“需要w或“不需要“)继续加热,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 22.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
    2. (2) 该实验原理是
    3. (3)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4. (4) 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 (5) 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 23.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 (1) 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请你补充说明书中的遗漏,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

      温度计说明书

      ①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不一定要充分接触;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2) 实验中每隔l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其中第3min时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6

      98

      98

      98

      98

    3. (3) 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沸点.
  • 24.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0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若0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 (3) 小明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从而探 究
    4. (4) 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 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5. 图甲、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是她根 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关 系图象:

    1. (1) 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甲图)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2. (2) 比较两个实验装置,图乙所示的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少,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3. (3) 实验中,“冰在熔化时”和“水在沸腾时”这两个过程的相同的特点是
五、<b >综合应用题</b>
  • 26. 夏天非常炎热,小明和家人去海边游泳,喜欢物理的他发现许多现象,请你和他一起解决.
    1. (1) 戏水的小明对着岸边大声地喊妈妈,尽管妈妈没有看见小明,但一听见声音就知 道是小明在喊,妈妈判断的依据是(填“音调““响度“和“音色“);
    2. (2) 遮阳伞下面有影子,遮阳伞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3. (3) 小明潜入水中,也能听见岸上孩子的喊声,这说明
    4. (4) 小明在水中向前游动,相于小明来说,他身上的游泳圈是的(填“运动“或“静止“);
    5. (5) 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仿照示例举出一个跟热现象有关的例子,并写出所应用的有关热现象的物理知识.

      示例:观察日食时为保护眼睛,简易的方法是观看平静的水(滴有墨水)面映出的日食现象

      物理知识:利用了光的反射

      应用实例:;物理知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